漫谈甯氏堂号

2018-04-10
来源:世界甯商网


漫谈甯氏堂号

 1、堂号的涵义
  简单地说,堂号即家族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家庙,是族人“崇宗祀祖”之圣地,也是族亲们商议族内事务的聚会所,更是各房举办婚丧寿喜等活动之公共场所。其堂号名称涵义深远,让后代牢记本族来源和祖先功德。


严格地说,堂号可分为郡望、堂号二种。郡望指某姓望族发祥之地,堂号则是发展分化之后,某郡望中的某房支称号,郡望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多不能用作郡望。但宋元以后,对郡望和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都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
 宗族堂号,不仅是用于祠堂,也用于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旧时还有的用于生活器具,如用在量斗、钱袋、灯笼等,以标明姓氏族别。
 

2、甯氏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究门阀制度,显赫大族形成“郡望”,以郡望作为堂号,称为“以望立堂”,世代相传。我甯氏郡望堂号,主要有齐郡堂(山东)、济郡堂(广东、广西)。
  齐郡,又称齐国。西汉改临淄郡置齐郡,辖今山东淄博、青州、益都、广饶、临朐等地。自汉至晋,或为国或为郡,各朝代虽有变动,大都以东周齐都临淄为中心。唐《贞观氏族志》公布的各地显姓:“临淄郡三姓,青州:史、甯、左”,南宋《百家姓》所标注的甯姓郡望,正是“齐郡”。齐郡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济郡,历史上没有济郡,只有济南郡、济北郡等,均在山东境内。笔者认为,“济郡”即“济阳郡”或“济阴郡”的简称或合称。
 济阳为古济水之南,晋惠帝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辖今河南兰考县、山东东明和定陶两县。济阴为古济水之北,西汉济阴郡,治山东定陶西北,今山东菏泽市附近,辖区南至定陶、北至濮城。
 河南兰考与山东定陶毗邻,两地县城相距仅70公里,或因济阳、济阴皆为甯氏郡望,故合称济郡。除此之外,还有济河堂,皆因山东有济水而得名。
 3、甯氏堂号
 堂号,通常取自与先人有关的德望、功业、懿行,往往都有深刻含意。依据其取名用意不同,甯氏堂号有如下几个类型:
  (1)以发源地作堂号:济阳堂(湖北钟祥、湖南长沙)、济阴堂。
 2)以宗族典故作堂号:这类堂号较为流行,有其祖先动人故事。如表忠堂(山东巨野、荷泽)、智愚堂(湖北荆楚、安徽肥东),都来自甯俞(武子)的典故。

甯俞为春秋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甯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以道德伦理作堂号:怀德堂(山东诸城、天津)、种德堂(湖南三阳)、善庆堂(湖南长沙)、成德堂(湖南茶陵)、 笃亲堂(湖南攸县)、达孝堂(江西莲花神泉)、留玉堂(安徽青阳陵阳)、敦睦堂(福建建宁、安徽怀宁)、春晖堂(江苏丰县)、得胜堂(江苏六合)、新德堂(山东诸城)。
 4)以祖先名号为堂号:文德堂(江西瑞昌),明永乐元年,甯文德由湖广猫儿山徙江西瑞昌创基,是为瑞昌甯氏始祖,其堂号即称“齐郡文德堂”。                              

转载


阅读6619
分享
上一篇:浅议宗祠文化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