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新闻
姓氏考据
修谱工程
数据征集
电子族谱
全球祠堂
家训传承
园区导览
活动管理
维护公示
华夏甯酒
彩虹素
产业收益
全球联谊
文献档案
功德公益
甯园商城
访客服务
分支联络
人才库
互访互学
甯商企业名录
名片库
信息港
古籍库
研究论文
华夏甯酒
彩虹素
文创产品
捐赠公示
慈善基金
甯园商城
寻根登记
园区服务
甯氏社区
全站
安徽阜阳宁文芝专稿:《阜阳宁氏源考》
2017-07-17
来源:
颖州
宁
氏是阜阳八大家之一
,素有
宁
半拉城之声誉。颖州
宁
氏为季亹后裔,一世祖北直隶通州人(今北京市通州区)。由三世祖端公,于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从京城羽林前卫世袭指挥同知(从三品武官),调任河南都司颖川卫指挥同知。其母赵氏随儿官迁至此,始家颖州。颖州
宁
氏,在明清两代出三品以上文武官员30余名,武功文治,懋绩昭彰,成为名门望族。季亹是
宁
姓的创始人。一据《族谱》记载:“
宁
姓本出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
宁
邑,遂以邑为姓焉。”“季亹之后曰
宁
氏。七传而
宁
喜。喜以后无稽焉,仍俟广搜。”春秋时,齐有
宁
戚,卫有
宁
嬴。
宁
戚本是卫国人,因怀才不遇、流入齐国为商贾。齐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卫康叔是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少弟,卫国首任国君。武公是卫国第二任国君。季亹是武公的第三子;长子庄公继位于卫国第三任国君;次子惠孙为卫国上卿,以孙取姓。所以,
宁
姓与孙姓同祖。
宁
邑现为何处?1936年老版《辞海》称:“即今河南省获嘉县地”。而1980年新版《辞海》则称:“春秋晋地,在河南修武。”修武本
宁
邑革沿。如《通鉴地理通释》引《舆地广记》:“怀州修武县,本商之
宁
邑”。现经查证,
宁
邑古城址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城小西关居委会。在距离县城东南六里许的太山乡程迂村,尚存有明供武二年年(公元1369年)建造,天顺四年(公元1460)重修的“崇
宁
寺”。这表明
宁
氏家族在这里很受敬重。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
宁
邑应在今河南省修武、获嘉县地。
宁
邑为何作“春秋晋地”,这是因为季亹得封于武公在位公元前812年至公元前735年间,或庄公在位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间,而卫国原为大国,在公元前660被翟(狄)击败,
宁
邑沦为翟(狄)属地。从此,卫在齐国的帮助下,以遗民5000人立为小国。后来晋国强大,又于公元前597年灭了翟(狄)。所以,
宁
邑有春秋晋地之说。
宁
与寧另姓异。姓氏急就篇说:“寧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溢寧公,支庶因以为姓”。但又说:“
宁
寧本一姓,卫
宁
俞之后,《史记》
宁
成作寧字成”。《史记》将
宁
成作字成疑是道误。因为
宁
戚也被《吕氏春秋·杂俗》“淮南子主术道为
宁
越。1980年重印1936年老版《辞海》也将
宁
俞误作寧俞。关于寧王,《孔传》:“安天下之王,谓文王也”。王先谦《孔传参正》:“据《洛诰》郑注,不专指文王,详经意,总谓受命安夭下之前王耳。”《孔传参正》:“诗《何彼秾矣》疏引郑曰:‘周公谓文王为寧王,成王也谓武王为寧王,此一名二人兼’。孙星衍云:‘谓武王为寧王,《尚书》无其文’。……此寧王也自周公称之,疑郑说成王二字衍”。所以,寧王,可谓是歌颂安天下之贤王的敬词,非指文王或武王。周公,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曾佐武王伐商,多所建功。武王死,以成王年幼,由他摄理政事。秦襄公,春秋初年秦国国君,嬴姓。周幽王宠褒姒,废嫡立庶,申侯召犬戎兵,攻杀幽王,他将兵救周,平王赐以岐西之地,与诸侯通使聘享。鉴此,秦与周不是嫡亲。因此,
宁
、寧不同氏。现在简化字,将
宁
、寧统一为“宁’。作为姓氏,即涵盖两支不同源的宁氏。
阅读原文
阅读2386
分享
写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