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先祖文化传统,不忘祖功宗德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集中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和行为规范的体现,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支柱,也就是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表现。
远古的文化,现在已很难考察。有文字历史记载的只是从唐尧时代起。
根据《尧典》记载:尧帝处理政事恭敬而严肃,明察而文雅,待人宽容温和,忠于职守,选贤任能,他的光辉照耀四方、使万国和善,百姓和睦,表现出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超群的道德风范。
虞舜命后稷教民种五谷;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使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应该是农耕文化的起源。
我们宁氏是后稷的子孙,宁氏文化,应追溯到从后稷开始。后稷,姓姬,名弃,是高辛(帝喾)的儿子,是黄帝轩辕的第五代孙,是唐帝尧的弟弟。从小爱种树麻五谷,及长,喜欢农业,善于因地制宜,老百姓都学习他的办法。虞舜选他为农师,有功于天下。他的德才,影响深远。他就是姬周的始祖。周文化的灿烂辉煌,他是点燃火炬的人。 宁氏的远祖康叔,名封,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发与周公旦的弟弟。武王崩驾后,成王继位,周公为辅佐,封康叔于河、淇间商墟故地为卫君。周公专为康叔写了《康诰》,教他继承文王的美德,要明德慎罚,关心百姓疾苦,遵循法典办事。还写了《酒话》和《梓材》,提醒他要禁止酗酒,作事要精益求精。康叔很听兄长的教导,是个贤德之人,政绩卓着,很得民心。成王举他为周的司寇,并赐给卫许多珍宝祭器,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见康叔的思想道德、文化教养有很深厚的底蕴。 康叔去世后,历传是:康伯、考伯、嗣伯、谱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共伯,十一传到武公(共伯之弟)。
武公即位,继承康叔治国的传统,勤政爱民,百姓很高兴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了周幽王,武公率兵帮助周平定犬戎,立了大功,由侯爵升了公爵。季亹是武公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宁邑(即今河南获嘉县,修武县一带),从此季亹子孙以宁为姓。
季亹之后,有跪、速、俞、殖、喜等连续七世为卫卿(也有说九世的)。这些卿在邦国来说,是群臣之首,其道德、才智与文化素养都在大夫、士子之上。其中卓着的有: 宁速,即宁庄子。据《国语·晋语四》记载:当晋文公流亡到卫国时,卫文公不能以礼相待。宁庄子劝他说:“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以固,德无建不可以立。此三者,君之所慎也。今君弃之,无乃不可乎?”可见对礼乐文化有很高的认识,并且对晋国未来的趋势也很有预见。是一位识书达礼、重德乐善的贤人。
在春秋战国时代,据传还有宁戚、宁越、宁赢等都是贤能的卿大夫。汉代有宁成,做过都尉、内史,人称“乳虎”。隋代河南荣阳人宁干,做过衡郡司马。唐代岭南有个宁原悌,做过谏议大夫。还有宁赓,做过御史太夫。南宋江西有个宁含章,做过大理评事,明代成化间祁阳有个宁良,做过浙江布政使。明正德年间,衡阳有个宁钦做过御史、巡按。邵阳有个宁祯做过廉州知府,清初有个宁完我,做过崇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及太傅。清乾嘉间邵阳的宁习,做过蔚州知府民。民国时代,衡阳宁督凡,代理过安徽省主席。他们都有好的政绩和官声。如果不是有优良的文化传统,那是不可能的。
在可考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宁氏做大官的确实不多,但也没有贪赃柱法的。春狄时代的宁喜与汉武时的宁成,虽受过当时当权者的处罚,但都是冤案。
宁氏的普通百姓,也多耕读传家,知书达理、好善积德、刚正仁厚。
清代雍乾期间,邵阳巨富宁良英、良焕兄弟虽同父异母,却骨肉情深,友爱有加,析家让产,传为佳话。并乐善好施,远近扬名。在一个灾荒年,良焕施谷三千担,自己带领儿孙喝稀粥。捐资修桥梁道路,修复宝庆圣庙,资助贫困学子。还建馆援徒,课儿孙、以开发民智。他们的事迹详载宝庆府志,在民间也广为传颂。
从历史的民族血统源流说,我们宁氏是姬周文王的后裔,是后稷的后裔,也是黄帝轩辕的后裔。在我们历代族人的血液中,有他们这些先圣的遗传基因。从文化传统说,宁氏文化就是承传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孔子、孟子集其大成而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也就是“王道”文化,也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道”文化。这种文化传统与遗传基因的结合,便形成宁氏族人特出的性格特征和人文风貌。这就是宁姓人做大官的不多和从来没有贪官污吏的根源所在。这种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一定要认真继承它和弘扬它。
二、积极带头并号召族人在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努力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孔孟儒学讲的是做人之道。唐代的柳宗元说孔孟儒学“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为斯而已矣。”清代的戴震把孔孟儒学称为“人学”,都认为是有利于做人处世的。我将它搜罗汇集,整理成章,加上翻译注解,称为《孔孟人学合璧新解》,以便系统学习。
孔孟儒学是最伟大的人生哲学思想,孔子的“三无私”,和“天下为公”的思想的提出,比马克思、恩格斯合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约早二千三百多年。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比十八世纪的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学说要早二千多年。孔孟儒学是中国二千五百年来人民的精神支柱。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信奉。
做为现代中国人,面临世界性的挑战,如果不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不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长处,那就是狭隘民族主义,是闭关锁国、保守落后;同样,如果不弘扬自己祖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而提出什么“全盘西化”,那就是“民族虚无主义”,是炎黄的不肖子孙。我们宁氏,自姬周先祖后稷,即以儒学立基,从季亹受姓之后,无论是卫之卿、齐之相、周之师,还是历代的为官为宦,无不精通儒学,按儒学精神为人处世。“忠孝为本,仁义为怀,好善积德,耕读传家”就是我们的家风。因此,我建议:我们要大胆承传、积极弘扬孔孟儒学。
三、提倡维护祖国统一与国际和平,反对非人道主义与非正义战争,立志做有利于人类和国家民族的人
为此,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教养好子女,这是普遍的基本的要求。做国家公务员的要公正严明,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作风正派,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不行贿受贿,不买官卖官,不欺压群众、不贪赃枉法,做个为人民爱戴的好官。从事工商业的要以诚信为本,不假冒伪造,不偷税漏税,不走私贩毒,不欺诈蒙骗,公平交易,正当经营,树立良好的工商道德与风气。从事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要严于律己,以身示范,诚诚恳恳为人民服务,敬业爱职,尽心尽责。尤其是从事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要讲究医德,不搞假医假药,杜绝请吃与送红包的歪风,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救死扶伤的模范。一般平民百姓,不要从事违法的不正当的经营,不做损人利己、缺德损福的事,给子孙做个榜样,给后人积点德泽。
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高雅的爱好和高尚的情操
首先要严禁吸毒。族人要互相劝戒、互相监督。尤其要对青少年加强管教,不可让他们染上毒瘾,以免断送终生。 卖淫嫖赌,也是伤风败俗,倾家荡产,危害社会的毒瘤,凡是洁身自好者都当远而避之。
一切游乐消遣活动,都应有所节制,不可流连忘返。切不可沉湎于玩乐,置工作、家庭、子女的监护与扶养于不顾。要提倡游乐的高雅,以培养高尚的情操,要自觉排除那些低级庸俗、有损人的尊严与败德丧志的玩乐,务必使人的精神境界日益充实和完美。
五、鼓励子弟勤勉好学,不断上进,使一代代人才辈出,家族长久昌盛
前人总结的两句话:“欲高门第须积德,要好儿孙必读书。”提倡按地域或分派分层或一个聚居的族群,成立助学、奖学基金会,按一定规程,筹集一笔资金,选举公正无私的人负责管理。对学费困难的子弟予以适当补助,对学习成绩优异而考上大学、研究生、博士生或博士后的,分别予以奖励。以使我族形成勤于读书、积极上进的风气,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