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新闻
姓氏考据
修谱工程
数据征集
电子族谱
全球祠堂
家训传承
园区导览
活动管理
维护公示
华夏甯酒
彩虹素
产业收益
全球联谊
文献档案
功德公益
甯园商城
访客服务
分支联络
人才库
互访互学
甯商企业名录
名片库
信息港
古籍库
研究论文
华夏甯酒
彩虹素
文创产品
捐赠公示
慈善基金
甯园商城
寻根登记
园区服务
甯氏社区
全站
宁怀远谈丝路商业精神
2017-10-16
来源:
编者按:
古丝绸之路
,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开启了盛世汉唐之雄风,这条路不仅是通商之路,更是文化的传播交融之路。这
条路所孕育的精神,就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商精神,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丝路商业精神,这条通道就是“大商道”。
宁怀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创新战略策划专家,从事战略策划三十多年,为区县经
济和企业发展铸魂定位,成果丰硕。如今,带着浓郁的家乡情怀回归故里,站在长安看世界,站在未来谋今天,提出了“大商道”理念,将“大道至简,德足怀远”这一核心所承载的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的使命融会贯通,并融入应运而生、相时而动的发展思维。这是宁怀远回归家乡后,从策划之术进入策划之道的涅槃。
今天,在新常态下,如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重塑商业精神体系、如何重塑信仰体系,如何重塑价值观体系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和使命感。
宁怀远先生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提出与倡导者,是大商道理念的创始人,今天丝路大讲堂栏目特邀宁老师,为大家讲述和分享“丝路商业精神”的形成过程与背景,阐述“大商道”理念,并对国家、区县、企业的如何运用做出精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主讲人:宁怀远 中国著名创新战略策划家、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丝绸之路商业精神“大商道”理念创始人、倡导者
主持人: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副总编兼采编中心主任
宁怀远谈丝路商业精神
问题一:何为丝路商业精神?
主持人语:
古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开辟的一条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的商业大道,历史意义重大。站在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看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以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宁怀远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的创新战略策划家,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并倡导“丝绸之路商业精神”,这一观点的提出,填补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商业空白。那么,什么是“丝绸之路商业精神”?他昭示着什么样的精神实质?
宁怀远:
丝绸之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这种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商业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东西的交融和贯通,才有了盛世汉唐的雄风和万国来朝的气相。这八个字是丝路之魂,也是长安精神的体现。
为什么会这样提炼?
首先说开拓精神。
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商道,而这个商道的贯通需要开拓的勇气和精神,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正是这种开拓精神的体现,经历艰难万险、重重考验才得以成功。如果没有这种开拓的精神,他的出使使命就难以完成,也就难以实现欧亚的贯通。张骞经过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完成了这一使命,这就反映了开拓精神的重要,而这一开拓精神正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次说包容精神。
何谓包容精神,简单说就是宽容和容纳,是指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容纳不同的人和事物。为何千年以前会有盛世汉唐的雄风和万国来朝的气相?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包容精神。在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如果东西方的商业和文化得不到交融和贯通,没有这种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去容纳,就不会出现汉唐盛世。从法门寺出土的24方琉璃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产物,也是这种包容精神的体现。所以说,包容精神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长安精神的核心,更是汉唐气相的核心。
最后说合作、共赢精神。
丝绸之路的融会贯通,实现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基础就是合作,站在包容的位置上去合作,合作所要实现的就是双方或多方的共赢,只有让这种合作与共赢精神紧密相连,迁绵延续,才能开拓丝绸之路,才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宏图。
正是给予这些思考,我把丝路商业精神概括为开拓、包容、合作、共赢八个字,而丝路商业精神不仅提炼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而且将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继续激励着我们,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全球第二,而我们的软实力才排到第七位,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整个文化系统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觉醒和文化信仰。所以,我提炼这八个字的商业精神,就是为了填补文化软实力商业精神这一空白。
这一丝路商业精神所昭示的精神实质就是“大商精神”,也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这八个字的浓缩。这种“大商精神”凝结在“大商道”这个体系之中,从而使丝路商业精神更加的有了格局、载体和方向,这种格局、载体和方向统称为“大商道”,也是丝路商业精神的统称。
为何叫大商道?因为
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大商道,而且背后孕育的精神是什么?那就是大商精神。想一下,奸商损人不利己,小商利己不损人,大商不为私利利己利人,刚好丝绸之路上这些大商们,不为私利,利己利人,有事业感,有使命感,才遵从了开拓、包容、合作、共赢之“法则”,才贯通了丝绸之路。
用“大”字,说的是大商的概念,“大”代表格局,“商”代表载体,承上启下,“道”是方向是规矩。所以,把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商业精神,浓缩为大商精神,也叫大商道,刚好符合丝绸之路的大商道,但背后孕育的商业信仰体系、商业文明体系、商业标准体系、商业价值观体系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重塑。
问题二:丝路商业精神的提出背景?
主持人语:
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其实质就是“大商精神”,理论系统是“大商道”。从八字提炼到“大商”再到“大商道”,不仅提炼出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与当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维契合。而作为丝路商业的提出和倡导者,又是给予什么样的背景去研究这种商业精神?
宁怀远:
提出并倡导丝路商业精神,是寄予那种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而驱使自己去研究,去为我们的国家从民间角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古丝绸之路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汉代的时候贯通了东西。在新的时代下,习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在这个战略里,无论从国家区域性还是从宏观、微观角度,重新审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的大商,秉承着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这条“大商道”,走出了一条不唯私利,利己利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通商大道,让这种丝路商业精神贯通丝绸之路。
时至今日,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是用和平的手段重新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贫富差距等各种矛盾也凸显,外围的局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我们中国形成一种围追堵截之势,怎么样破这个局?所以“一带一路”对外是对美国战略的反作用,对内是使我们国内生产的产品更多地走出去,这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世纪大战略。而且平衡了东西的区域发展,过去东部发展比较快,西部相对滞后,“一带一路”战略显然对我们东西部均衡的发展,对我们国家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实现中国梦,应该说是一可持续的有效方法。
这是在提出丝路商业精神之时具有的历史感。
那么,今天的情况如何?在今天的商业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商业道德的缺乏,商业信仰的混乱,如何重铸商魂?如何重新净化商业环境?如何重新制定商业规则,替国家从民间找到支点?这是我在提出丝路商业精神时,具有的浓浓时代感。
我认为要有“三个重塑”
,
一是要重塑秩序
,就是要高压反腐,全面推进改革,冲破既得利益者的算盘,不改革就要亡党亡国,这个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二是重塑信仰体系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说明了重整信仰体系的重要性,也是我研究丝路商业精神的体系范畴。这也需要十年以上时间。
三是重塑生态
,这包括环境、政治等各个方面。总之一句话,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召唤,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大重塑,将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而信仰体系的建设,这就是丝路商业精神所研究内容。因为商业、商界与国家、社会、老百姓的联系太紧密,商界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如果商界没有标杆,没有底线,没有价值观,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坑蒙拐骗、没有诚信那是很可怕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这就是时代感的召唤,让我觉得提出丝路商业精神,有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如何发挥丝路商业精神?这也就是而今我们的使命感。
研究丝路商业精神所要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怎么样重新塑造商业的信仰。我们对商人的界定有三种:一是奸商,损人不利己,方方面面严格制约;二是小商,利己不利人,这种商人是做不大;三是大商,利己也利人,不唯私利者,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种使命感,让我们在研究丝路商业精神的基础上,倡导天下的华人华商要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厚积千年而勃发今朝。
这种使命告诫我们,不要唯利是图,要相时而动,应运而生,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国运、符合大势,符合时代,更要符合自己的良知。
这就是使命感,是必须重塑信仰系统建设的使命。
任何事情的发展,没有历史感是没有灵魂和血液的,缺乏时代感是苍白无力的,少了使命感是空谈误己误人的。要结合现在的形势,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国家战略,激发思维,填补丝路商业精神这个空白。
问题三:丝路商业精神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主持人语:
丝路商业精神的形成,是寄予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而为之,三者缺一不可。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厚积千年勃发今朝,这是历史的释然,时代的召唤,使命的涌动。
今天,倡导丝路商业精神,推崇大商道,在这其中都有哪些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
宁怀远:
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来看,古丝绸之路本身就是对文明的复兴,也是对传统的发扬,今天再次提出丝绸之路,也就是我们厚积了千年的汉唐盛世文化,勃发在今朝的新魅力。
从历史上来说,厚积千年的汉唐资源,勃发今朝的中华魅力。在汉代时,丝绸之路繁荣兴起,而到了盛唐之时,城内百万人口,城外百万人口,现在的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也比不上当时汉唐长安的诗情画意。丝路商业精神所展现的文化本质就是一种中国梦,而中国梦在汉唐之时已经实现,现在我们是要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从现代来说,丝路商业精神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他的能量在于现实的环境,这要求我们重塑信仰体系,让文化信仰、文化觉醒唤醒我们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凝聚力。这种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是摈弃离心力,增强向心力的关键意义。而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战略的提出,也就是一种重整信仰系统的正能量,其核心是要回归于传统文化。
展望明天,随着中国梦的实现,我国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在古老的四大文明中,仅中华文明传承和延续了下来,这种传统的文化和文明内涵,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软实力提升之后,再用中华文化去影响世界,这是对等交流的一个“核弹”,比有形的东西影响力要大的多。
历史不能复原,文化可以还魂。文化就是追求美好的东西,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文化的张扬,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意义相当重大。
所以丝路商业精神的文化内涵,是从历史感到现代的使命感到未来的一种前瞻感的精神内涵。纵向横向的意义重大。
其价值体现在,我们用丝路商业精神重塑价值观,就是希望天下商者在赚更多钱的同时,做更多的好事,弘扬更多的正能量。我们号召企业家有大商精神,就是希望能像当年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一样,不唯私利,用那种开拓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共赢的精神,与历史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拓宽我们自己的商道,得民心而更显凝聚力。
基于这个思考,我将丝路商业精神的八字应用核心分享给大家,这八字核心就是“大道至简,德足怀远”,一个“道”一个“德”,这个“道”就是方向,就是大商道,“大”是格局,“商”是载体。
“大道至简”,也就是说丝绸之路这么远,张骞出使西域贯通,而现在我们“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国家战略。在这“大道至简”就是复杂的问题重复做,重复的问题简单做,简单的问题用心做,符合方向,符合规律。“德足怀远”,意思是商道就是人道,商道和人道紧密相连,人做好了,商才能做更好,不唯私利,既利人又利己。
所以说,在这种丝路商业精神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大道至简,德足怀远”,一道一德,体现经商就是做人的简单道理。二是“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厚积千年勃发今朝”,这就是思维,习主席中国梦的提出,顶层设计的提出,新常态的提出正是寄予未来而产生的思维。我们只有站在未来看今天,透过本质看现象、统领全局观局部,才可能在中国梦、一带一路、新常态这个顶层设计中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三是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的商人使命。
谈到这,我就目前我国评选的一些经济人物情况简要说下。现在评选什么十大人物,都是以金钱来衡量,这是错误的。应该是以商业信仰体系、商业文明体系、商业标准体系、商业价值观体系和本人的综合实力来评判为标准,每一个人物都要有足够的正能量。
问题四:新常态下,丝路商业精神如何应用?
主持人语:
丝路商业精神,他所形成的文化内涵是从过去的历史感到现代的使命感再到未来前瞻感而形成的精神内涵。有着“大道至简,德足怀远”的经商做人理念,有着站在未来谋划今天的战略思维,更有着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的做人使命,有着纵向的和横向的重大意义。
而如今,面对新常态,这种丝路商业精神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如何应用?依据这种商业精神,又如何重塑理念和品牌?
宁怀远:
总的来讲,丝路商业精神的应用层面比较广泛,大商道本身也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方面,大到国家战略,中到县域经济,小到企业发展,都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的一面旗帜,也是正本清源的正能量,在理念的重塑和品牌的建设上亦是如此。
对于国家而言,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三个叠加期,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换挡期、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前期投资的消化期,三期叠加使得我们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常态化发展,这就意味着前面我提到的“三个重塑”要进行彻底。重塑秩序,老虎苍蝇一块打,高压反腐,全面推进综合治理与改革开放;重塑信仰道德体系,心灵没有绿地,思想没有内存,充满了病毒是没有希望的,对我们传统文化要有自信感、自豪感,高度认同,这就是文化自信。重建信仰,重建道德,要有刹车系统,心灵要有约束力;重塑生态,就是要绿水蓝天,让人民享受公平正义。
所以,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由快到慢的关系、粗放发展和集约化发展的关系、法和权的关系、政和商的关系、城和乡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等等都将得到改变。这就说明,创新驱动没有完全立起来,在大的转型期,必然要经历转型之痛,我们要保持平常心打造盛世辉煌。
比如,亚投行的成立,诸多国家纷纷加入,就表明了中华文化的这种感召力和和平手段的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商精神,得民心,更显凝聚力。同时能把我国过去的外汇储备缩水的情况化解在丝绸之路沿线上,把我们的产能过剩消耗在丝路沿线上,这样走出去就把这一盘棋下活了。
这也正是体现相时而动、应运而生的丝路商业精神内涵,也是宏观战略中国家品牌塑造的根本。
就县域经济而言,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都应明白,体验经济休闲时代已经到来,用产业集群、产业创意的策略作为支点,把一个村变成镇,把一个镇变为城的时代也已到来。
在新常态下,在应用丝路商业精神的过程中,先应做好谋划;谋划好后再做职业策划,也就是铸魂,精准定位,发挥独特性、个性化;注入灵魂后再到规划,做出设计图;规划好后才是计划。四化要一步步实施,这样才可避免重复建设。
目前,在一些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没有遵循科学规律,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先谋划、再策划、到规划、最后到计划,缺一不可,不能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条腿,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从一个城市规划项目来说,首先是地段子,这是刚性的;第二是定位,这是核心,定位就叫铸魂;第三是布局;第四是推广。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所有项目都应遵循的规律,而这四个方面容易出问题的都在定位上,定位一旦出了问题,后面的就无法进行。
就企业而言,企业的项目策划也离不开谋划、策划、规划、计划四步骤,也离不开段位、定位、布局、推广四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战略问题,方向问题,也就是策划的问题,所有的策划都要承载一定的使命感。
新常态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企业要换“芯片”,如果你的思维没转型,就是等死,要转型必须换“芯片”,要跟上国家大势和政策走向,经营企业要像养闺女一样精心细致,发挥匠人精神才能生存下去,先生存后发展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谋划战略和方向问题的关键之一。
就重塑理念和品牌来讲,品牌主要讲的是公信力,含金量和口碑,讲的是创新。丝路商业精神倡导的就是强大的公信力,这个公信力就是根基。
而丝路商业精神是品牌核心价值的根。品牌包括两方面:一是品牌的核心价值;一是品牌的外延传播体系。其中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最主要的,现在人们都有个误区,以为做品牌就是做个CI系统,没有魂;光做个传达系统,没有核心价值。而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根,这个根越接地气,传播的高度和力度就越厚。这个核心价值承载的份量不同,传播的力度就会不同。
总之,丝绸之路定乾坤,大商之道铸商魂,在辉煌的时代,我们要讲商的信仰规则,丝绸之路重新定义中国经济,大商之道重新塑造现代商业文明,区县经济要在新常态下抓住时机,谋划好定位,企业要转型适应新常态,抢抓大势机遇,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相时而动,应运而生。
甯氏之家
热点
阅读原文
阅读661
分享
下一篇:
智慧汽车网
上一篇:
宁高宁:好的经理人70%是选的,30%靠培养
写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