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投资为什么不灵

2017-07-17
来源:

窗体顶端


最近两天连续和同事、朋友讨论A股市场是否存在价值投资的事。他们的观点和吴晓波老师基本一致,这是一个被操纵并且是只为融资而来的市场,没有背景的投资者在这里只有亏损,价值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就是傻帽儿。

乍看起来,这样的观点再正确无比了,事实就是如此嘛,拉起来把散户忽悠进去,然后要么再融资,要么高位出货。散户总是去充当冤大头。

抵制价值投资的人观点基本是:你看某某大蓝筹,行业龙头吧,财务数据也好,我把自己的钱全部押上去了,结果呢,一路下跌。很多人管这个叫价值投资。

这里有几个问题,1、谁说大蓝筹、行业龙头就一定具有价值啦?2、财务数据好就一定有价值吗?3、把自己的钱全押上,这个表达透露的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下赌注的时候才说这个字,孤注一掷就是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吗?4、下跌的股票就不具有价值吗?

下面我们就一一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蓝筹、行业龙头就一定具有价值。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我们首先拿国企央企这样的大家伙举例,这样讲话的人根本没有完完全全读过任何一个类似企业的年度报告,读过上市公司报告的人都知道,在A股上市公司报告中,国企、央企的报告是最难读懂的,可以说基本看不明白,笔者是数学专业的,我尚且如此,想必对于一般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想看懂、看明白也是很困难的。

于是在这里再说有没有价值根本就是一件很扯的事,因为有人压根就不想让你了解他,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为什么国字头的上市公司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市场价值,原因是这样的企业多数具有垄断资源和很强的行政背景,其目前的市场地位不是靠自己从小到大打拼出来的,在真金白银的资本市场其价值不被市场投资者所重视,可以说是极其正常的现象。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很多国字头的企业效率并不高,这也就是中央为什么一再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如果他们真的价值大大的,还改革做什么,改革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价值,发掘他们的潜力,中央都认识到了,作为投资者的你还认识不到,那么你被市场淘汰,理所应当。

说完国字龙头,再说说一些行业的民营龙头,这些企业其实真的有几下子,那么他们就一定具有价值吗?这个就要从价值的另一个层面来说了,比如苏宁电器,以前是有价值,当然现在也有,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苏宁在资本市场中不再如之前那般火热了?原因就是你已经不再站在价值的潮头,至于是否值得投资,那么相对价格就成为了更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问题,报表中的财务数据,这个首先不能单独看,财务数据要对比着看,一家公司要和同类公司对比,一家公司的不同年份报表也要对比看,这样才有点意义。有些人提出,我买的公司财报可好了,靓丽的很。其实稍有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会计准则的允许下,单年财报可以做的很漂亮,甚至连续几年的报表都可以通过做账高手给你一个靓丽的报表,但是如果是假招子,要连续靠做账实现5年以上的好情况,就比较难,所以无论怎样,投资者看财报要多对比,否则毫无意义。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看了报表,认为是价值投资了,最后还是被坑。

第三个问题,孤注一掷等于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先联系前两个看,如果前两个问题,您都在误区里,你把鸡蛋放进的不是篮子是无底洞。假设你前两个问题都解决了,OK。这个时候可以放进一个篮子了吧?其实这还是赌博,投资是有组合的,巴菲特也不是只买一只股票。资金应该有适当的分散与集中。除了股市还要有其他,集中投资不是绝对笃定,鸡蛋是放在篮子里的,可是投资组合中不能只有鸡蛋,苹果、牛奶、面粉等等,该放哪里就放哪里,放错地方不是集中投资,是集中糟践。

第四个问题,下跌股票的价值不会因为下跌而变化,当然这里指的是内在价值。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好比一个有能力的人,不是一直总有走的时候,可是现实是走顺了就是赞歌,走窄了就被骂,气人有笑人无,总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的大众心理表现在市场中就是追涨杀跌。

笔者曾经在券商工作,通过后台系统可以观察客户的持股情况,凡是长期持有的基本都是属于套牢动不了的,一旦股票上涨,手中股票处于盈利状态,很少有客户持股超过三个月的。这样的现象在中小投资者中非常普遍。

试想,你真的发现了一家具有价值的企业,投了。然后呢?你指望着其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价值呈现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三五个月、小一年,你就价值投资了,您也是真够哏儿的了!

所以价值投资在A股是否灵验,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就是赌徒。短期市场是零和游戏,赌徒必将大面积死去。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充满黑暗,后天就弊绝风清,可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在明天输了个精光,在明天的黑夜中冻饿而死。

A股市场中不灵的不是价值投资,而是你自己。


阅读157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