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史纪录片《华夏甯氏三千年》山西篇(素材片)
探秘山西(一)
甯公遇、林徽因与“中国第一国宝”
这里,是叫“最中国的地方”,
这里是山西,
这里的佛光寺,其文物珍贵,被称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全景
佛光寺东大殿
佛光寺的东大殿,有一个女性塑像,上身着盘领大袖襕衫,双肩覆如意状云肩,腰系金玉方块连缀而成的鹘带,盘腿袖手,面如满月,神闲气定,颇具大唐雍容丰足、殷实大度之气象和气质。
甯公遇塑像
她叫甯公遇,
该殿由她投资建造。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称之为“中国第一国宝”
佛光寺东大殿解剖示意图
千年之后,年轻的女建筑学家,也是一位妇女,成为了第一个发现了这所中国古代最难得的珍贵唐代木构庙宇之人,这显然并非只是巧合。
她叫林徽因,
“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是胸怀家国却又不乏人间小爱的一代才女,诗人徐志摩为了她遭遇空难,哲学家金岳霖为了她终身不娶,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与她钟守一生。
林徽因与千年前的宁公遇夫人合影
而当林徽因对视1080年前“甯公遇”时,却沉醉不已。
缘分早注定。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曾做出这样的断言:在中国境内已经不存在比宋辽时期更古老的木构建筑了,要想领略唐制木构建筑的风采,只有去日本奈良才行。
但梁思成和林徽因始终坚信: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唐朝木制建筑的留存。
后来梁思成研读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实拍的画册《敦煌石窟图录》时,从61号图中发现了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里面绘制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其中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庙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又到北平图书馆找到《清凉山(山西五台山)志》,读到了佛光寺的记载。
终于在五台山的群山峻岭中搜寻到了这座隐藏了千年的古寺!
敦煌壁画上的五台山,梁思成发现了佛光寺
在对东大殿的细致测量、考察中,庙宇一看就是年久失修,远没有当初的风采。林徽因他们一行人拨开一层层的蜘蛛网,踩着厚如棉花盘的灰尘中,进入到斜坡殿顶一间藻井处时,由于太过黑暗无光,仅能靠打着手电筒经由檐下的空隙小心攀爬进去。所经之处,皆积了厚厚几寸的尘土,手电筒所照之处,惊见成群结队的蝙蝠聚挤在檀条处,赶都赶不走。殿内的木材也到处爬满了臭虫,大概是由于吃蝙蝠血而扎堆于此的。
林徽因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发现了藏在殿凤梁底隐隐约约的“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甯公遇”字样,这个伟大的发现让在场所有人再次兴奋起来。
她发现大殿的一根横梁上隐约有毛笔字的痕迹,在缺乏工具的情况下,她只能从下面各个角度来努力辨认离地两丈多高的横梁上淡淡的字迹。观察了很久之后,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字好像在大殿门前的石经幢上见到过!
她飞奔到殿外的石经幢前,果然找到了“女弟子佛殿主甯公遇”的字样。
再来比对横梁上隐约的墨痕,正是“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甯公遇”几个字。
殿外记载了“宁公遇”的唐代石经幢
梁上的题字与石经幢上的刻文相互吻合,最终确定了大殿的建造时间。石经幢上刻写的纪年是:唐大中十一年。根据推算应该是公元857年,距发现之日整整1080年。
林徽因惊奇的发现,原来这座珍贵的古代庙宇竟然是唐朝一位妇女出资建成。林徽因生怕自己误以为错了,灵光闪现,又赶忙跑到经幢石柱处,再次核实上面的题字。这一次,她又在长长的唐朝官名中再次准确无误的找到了同样写着:“佛殿主女弟子甯公遇”的字迹,并且,确定了建造日期是“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
自此,他们之前的猜想得到了证实,这是一座复建于公元857年的唐代木构无疑。
林徽因靓丽的身影,忙上忙下,没有丝毫矫情,没有半点埋怨环境的艰辛。她和梁思成及营造学社的成员一样,像打了鸡血,兴奋忙碌。
梁林的儿子梁从诫先生在《我的母亲林徽因》中这样写道:
面对谦逊地隐在大殿角落中本庙施主“女弟子甯公遇”端庄美丽的塑像,母亲更怀有一种近乎崇敬的感情。她曾说,当时恨不能也为自己塑一尊像,让“女弟子林徽因”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朝妇女,在肃穆中再盘腿坐上他一千年!”
林徽因又联想到了刚走进这座佛光殿中,看到过的那尊唐代塑像,她立马再次走到那位面目谦恭的女子面前,原来,她并不是这座寺庙的寺僧所说的“武后”,而是这座庙宇的女施主甯公遇。
看着这位和蔼的甯公遇塑像,林徽因久久不能移开目光,她遥想着这位女子该是凭着怎样的信念捐出家产修建了这座庙宇,当庙宇建成后,她又以何念将自己永远留在了这里,日日听着暮鼓晨钟与诵经声,以谦卑之态守护着缭绕的香火和青灯黄卷。
若没有一股坚韧的信念一份笃定的坚持,哪会有这么一座伟大的珍宝古庙。
而发现这一佛殿是由这样一位女子捐献的林徽因,身上又何尝不是因为有着一份坚韧的理想与信念呢?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千多年后,她们的这次四目相对,同样性情的女子,为了心中的信念,她付出了什么?而她又付出了什么?
面对着谦卑沉默的甯公遇,林徽因站在她面前默默无言,久久不曾舍得离去。
梁思成是懂林徽因的,他给妻子和这位“女弟子甯公遇”塑像拍下了一张合影。
硕大的斗拱
梁思成手绘佛光寺东大殿正面图
敦煌风的雕塑
(完)
《华夏甯氏三千年》摄制组采集整理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