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氏名人录] 甯启水——深山里的追光者

2019-07-12
来源:世界宁商网

20余年,8万公里山路,相当于绕地球两圈。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这么遥远的距离,然而,这对于甯启水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工作。

天下宁商10.1.jpg

一身蓝色工装,一顶安全帽,一双绝缘鞋。甯启水,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农电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商洛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在二十余年的工作中,他用双脚丈量着方圆45平方公里的山间沟壑。即便烈日当空,即便大雨倾盆,始终奋战在一线,充当着这寸土地上的追光者,为一户户人家送去光明与温暖。

天下宁商10.2.jpg

出生于1965年的甯启水,毕业于中央电视广播大学,1999年7月,被商洛供电局山阳分局南宽坪供电所聘为农电工。

自入岗以来,甯启水便凭借着对大山深处用户的一腔热忱和对企业的无限忠诚,用“草鞋”和“背篓”演绎着敬业和奉献。自觉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使“国家电网爱人民,人民国网人民爱”的时代凯歌在商洛大地唱响,如此,二十年如一日,被群众亲切地誉为“铁腿”电工、“背篓”电工。

天下宁商10.3.jpg

甯启水承担着商洛地区4个条件最为艰苦且不通公路的山村的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等工作。全部486个用户散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最远的万佛山村,去一趟来回距离近百公里。4个山村,仅抄表收费一项工作,每月步行的路程就在380公里以上。就这样,甯启水仅靠着两条“铁腿”和一双厚重的脚板,默默奔走于茫茫林海,用一颗赤诚之心,演绎着平凡的人生,二十年来,其所管辖的片区从未发生过电力安全事件。

天下宁商10.5.jpg

每次上山,甯启水的背篓里除了电工工器具以外,不可缺少的就是为山上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捎带的油盐酱醋、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农忙时节,背篓里还会多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多年来,甯启水给群众背送的物资累计重量达5吨以上,用坏8个背篓,穿坏的草鞋多达120余双。

住在万佛山顶的盛庆全老人,一年难得下一次山,生活用品基本都是甯启水给捎带背上来的。老人说:“这些年多亏了启水,地里栽的菜秧子、吃饭用的油和盐,都是他每月免费给背上来的,给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帮了大忙。”沉重的背篓,不弯的脊梁,送去的是民生,留下的是一名国网员工对山区群众的那份挚爱。

电力局领导曾说万佛山村路远辛苦,想给甯启水换个地方,他说:“这些用户谁家有几双筷子几只碗,我都非常清楚,换个人对用户情况不明,对山路不熟。再说了,所上人手不够,人均管理28平方公里,都有难处,谁来都得这样干”。他说:“现在情况有所好转,管理的4个村,万佛山村去年2月修通了简易公路,虽然上山还靠步行,但路好走多了。政府号召搬迁,但在我退休前肯定搬不完,即就是山上只有一户人家,我都要坚持,群众需要我”。

天下宁商10.6.jpeg

20年工作经历中,甯启水摔伤过,被马蜂蛰过,被深山的野猪、毒蛇惊吓过,被猎人的兽夹夹伤过。但他从不言苦,总是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山区电工的职责。他说:“电是这些高寒边远山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保障,我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啥,不能耽误群众用电大事。即就是将来山上只有一户人家,我都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天下宁商10.7.jpg

甯启水的平凡事迹,先后在《陕西日报》、《人民日报》、《国家电网报》等10多家媒体刊登后,又相继在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刊登了独家报导,50余家网站相继转发。省、市、县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和公司系统引起良好反响。铁腿电工、背篓电工、草鞋电工的名声不胫而走,读者和网友赞其为“最美电工”、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纪录片:最美背篓电工——宁启水)

此外,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播出《深山电工感人之路》,讲述了甯启水的感人故事。

2018年1月30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甯启水当选为陕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两会期间,甯启水针对农网发展、“煤改电”、山西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另一种实际行动阐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与态度。


阅读5252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