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沿着一条蜿蜒而曲折的公路驶向大亚湾。在群山环抱之中,维尔实业有限公司敞开热情的大门,欢迎三个远方之客的到来。这是我第一次以莲商会的名义登门拜访。感觉不象是去一家工厂,而是回故乡一样亲切,尤其是厂房掩映于高山丛林之下,畦畦田野绿色,处处果树茂盛,令人心旷神怡。远离繁华和喧嚣,一切俗事及烦恼似乎也烟消云散了。 这是2012年2月8日上午11时。穿过崭新高大的厂房,走过怡人景色的人行道,踏入二楼总裁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道酬勤”四个大字,苍遒有力,透出来一种大气和力度。身材魁梧的宁总快步迎了过来,例行介绍,握手,宾主寒喧,上茶入座。一米七几个头的宁总,谈吐和气,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我急忙递上特意带来的书报。在久违的乡音中,开始愉快的交谈,从而渐次展开宁总来深打工及创业一帧浩宕而宏伟的巨幅画卷。
上卷:打工
这是1991年的事了,宁总回忆说。当时,我一腔心思倾注在大丘田农场,高考成绩一塌糊涂。至今,我都记不清楚在那间教室考试的。我无法面对家人,把父亲寄予我身上的所有期望撕了个粉碎!我知道,我罪孽深重!父亲愤怒和失望的眼神告诉我,我别无选择,只有复读!
走进工人俱乐部补习班时,我就告诫自己:横下一条心来,认真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告慰家人的殷切期盼。但是,埋藏在我内心深处那个根深蒂固的农场之梦,最终把父亲的愿望杀了个片甲不留!那时候我很固执,认为考大学是家人强加给我的,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个笑话呀。在宁总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愧疚和歉意。
我当了一个逃兵。宁总笑着说。星期天回家,我偷了家里110块钱,打算南下特区打工。其实,最初的想法就是去深圳挣点钱,挣够5000元重新延续我的农场之梦。我记得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在县城买了4个包子,又买6块钱票上了去萍乡的汽车。当时心情非常低落,在车上流着眼泪吃完4个包子。到萍乡之后,买30块钱火车票去广州,又买12.5元汽车票去龙岗。两天一夜的路途,只要一合眼,我就会梦见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母亲哭肿的泪眼,还有兄弟建勇从事过重体力劳动而拖垮的瘦弱身体。我在心底暗自发誓:一定要让我的家人过上好生活!
这是一种责任,更是宁总努力打工挣钱及日后创业一种最原始而真实的动力。我心想。
晚上9点多到达龙岗。夜色喧嚣,我漫无目的行走在老街上,却是心急如焚。回忆初闯深圳的往事,历历在目,宁总记得清清楚楚。人在异乡,我第一次体会到飘泊的孤独与焦虑。幸亏发生了奇迹:事先并未约定,在茫茫人海之中,我居然碰上了龙岗唯一的亲人表哥!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多年以后,当我创业稍有起色时,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我相信人各有命,但更深信因果关联。宁总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偶遇表哥后,凭借当时少见的高中毕业证,我很顺利地进到顺景厂做勤杂工,当时工资是每小时7块钱,每天工作11个小时。第一次发工资领了197块。看见隔壁车床师傅的工资居然有500多块,而且一个人住单间,心底真是羡慕呀。于是,我产生了要去学技术、多挣钱的强烈欲望。
这是创业的基础,也是从商的萌芽。同行的《莲商》会刊主编刘志刚笑着说,刚出来就意识到这点,尤其可贵。
92年7月,我借钱去广东工学院,学习模具设计,从而迈出了向模具行业发展的笫一步。宁总接着说,脸上写满了自信。事实证明,选择这一步非常正确,这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广东工学院,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如饥似渴的学习,为的是能早些掌握模具知识。还曾因为同室学员吵闹,打扰学习而又不听劝阻,年轻气盛的我和十几个人打了一架,弄得自己受伤住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相信这句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来粤打工潮中,拥有一门技术是多么自豪和荣耀的事啊。
学会基本的模具知识后,我回到龙岗。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我,宁总笑了笑,又说。老板买了一台崭新的CNC加工中心,居然请不起编程工程师,就招了3个学徒,其中包括我。每人给两本书:DOS 3.0和MASTER-CAM 3.0 ,要我们自学,并且威胁说:最后一名炒鱿鱼!
那时的我确实比参加高考还紧张,做梦都在想怎样能解决问题,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了!一个根本没有见过CNC加工中心的毛头小子居然只用3个多月时间就把机器开了起来,并且加工了一个电极出来,还有点像模像样。期间,只有香港修机师傅来过半天,解决一些理解方面的问题。说到高兴之处,宁总显得很兴奋。这个激情四射的学习过程和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使我充满了自信!却不知信心过头就是自负。我有点得意忘形了。当工厂搬迁江苏时,自以为是的我离厂了。怀揣着400块离职工资去找CNC编程工程师的高位,结果可想而知。几次碰壁后,半个月时间兜里只剩下区区十五块钱了,怎么办?。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写下这句名言,希望对每个初涉社会的打工者有所借鉴和启迪。
我必须尽快进厂安定下来,宁总接着说。由于之前接触过《目标管理》这本书,所以我对生产管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当时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我进入百立厂做储备干部。那时,我自认为对企业管理富有天赋,所幸被发现并挖掘出来,进厂15天后调去管制组,而后轮流独立管理整个工厂。我的上司简呈安先生经常躲在远处捂着嘴笑,事后却总是耐着性子苦口婆心解决我管理上的困惑。几经努力,卓有成效,并得到老板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对前景又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有技术,会管理,这为宁总日后创办维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从事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多年,深知一个成功的老板,从接单到交货,过程之中技术和管理,犹如人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
可是,努力所学的模具技术已经远远离我而去了。翻阅各种招工广告,几乎所有招聘CNC编程工程师职位都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对于我这个高中毕业生来说,门缝都挤不进去!其实,台湾上司对我也确实不错,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但是这并不是我努力付出的初衷。那时,我心理压力很大,整个人非常脆弱。夜深人静之际,我常常不停地流泪,甚至在公共场所被人刁难,忍不住会大声地哭泣!宁总说着,说着,眼眶又湿润了。
就在我差不多快要放弃时,宁总接着说,无意中看到了坪山冠迪厂招CNC编程操作员,居然没有文凭要求。所以我很幸运地找到一份电脑编程的工作,工资也不错。其实,我对CNC编程只是略懂皮毛而己。既然认定了这条路,只有再次拿出100米冲刺的激情和悟性,拼命干!拼命加班!累了,就坐在办公室地毯上,迷糊一下。终于,没有辜负老板对我的期望。老板也给了我很高的回报。94年春节回家过年,我先寄去4000元汇款,后又带回8000块现金,成为村子里一个名符其实的“万元户”,轰动了全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我终于敢回家面对父母了!
打工这几年,有辛酸,有苦难。这是生活的经历,也是人生的磨炼,更是一个人应该担当的责任,弥足珍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以说,收获更多的是幸福!宁总作了一句总结。当然,我的工资从最初每月1500块,一路上升,高歌猛进,最高达至每月15000元,为日后创业攒下了“金种子”。
下卷:创业
1998年端午节之后,我决定结束我的打工生涯。宁总停顿了一下,说。
先是投资8万,与一个广东老板合伙开CNC加工店,机器分期付款,各占50%股份。未满一年,被广东老板以资金实力踢了出来,没有赚到一分钱。我只拿到我的那份工资。可是,我要感谢他,是这个精明的广东人引导我走上了一条创业之路。
常怀感恩之心,这是做人之根本。尤其是遭遇挫折和失败之时,更要有这样宽容的心态。人至中年,我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品格难能可贵。
99年3月,在坪山高思特工业城,我和两个兄弟同样以分期付款方式买了两台电脑锣,代做加工,成立志强电脑锣加工店,这是维尔实业的前身。从此,开始兄弟一起共同创业的漫长而美好的征途。宁总又说,那时候,一台机器一个月纯利十几万,让我分享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后来,迫于空间逼仄,公司搬至宝龙工业城,增加设备,开设模房。2003年又迁至沙茔,租地千余平方,订建厂房和宿舍,员工近百人。2003年下半年,开始接做外单,一直到2007年,业绩迅猛增长,公司呈几何级快速成长。2006年选址惠州大亚湾,租了22000平方土地,先后建起24000平方花园式、现代化标准工业厂房和宿舍,更名为惠州市维尔实业有限公司。
不知不觉己过了中午12点了,同行的莲商会理事长王冲提议去员工食堂就餐,宁总却执意热情邀请我们去大亚湾一个农家庄园吃客家乡土莱,随行的还有深圳同洲电子评估团成员。
席间,仔细浏览维尔实业的简介,获知维尔实业是长寿命模具、大型模具、精密成型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医疗、水处理、机械、电子等行业所需的工程塑胶模具及其相关塑胶制品。客户遍布全球,产品出口到美、英、法、德、俄罗斯、以色列等欧美国家,先后成为众多知名企业一级、二级合作伙伴,其中包括TOSHIBA、ACTEON、NETAFIM、SECAP、TRACOE、Autopot、Newphase、TECHSTAR、Osmegen、SPEED-FRAME等,并得到客户高度认可与赞誉。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维尔实业十分注重生产流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为此,维尔实业己荣获德国TUV颁发的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先后成为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之模具专业委员会理事企业、深圳市科技经济一体化定点服务单位。2010年成为惠州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青年分会之理事单位。并被惠州市人民政府选定为2011-2013年度惠州现代产业100强重点培育项目,并已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午餐之后,参观维尔实业的厂房。宽敞明亮的精密成型车间,干净整洁的生产工序岗位,整齐划一的区域分配,有序协调的生产过程管理,领先全球的模具制造设备,尤其是一尘不染的地面,标准的黄色线条,让我这个曾经接受“五常法审核领袖培训课程”的“专家”不得不由衷地从心底发出赞赏之声,一个模具制造车间能完善到如此地步,足见宁总的管理水平己达至炉火纯青之程度了。
出车间,过绿道,走进宿舍区,只见偌大一个篮球场,两个高高的篮球架犹如向上张开的双手,微笑着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两栋四层楼的职工宿舍呈T字形,矗立在山下。舒适而温馨的住宿环境,配套齐全的商务客房,宽敞明亮的员工食堂,流光焕彩的KTV厢房,专业设计的培训阅览室,以及宁静而幽雅的休闲公园,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与山林田野浑然天成,让我感觉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久居于城市的钢筋水泥丛中,我突然之间涌上来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温暖。
这是异乡,还是故乡?连我也分不清楚了。尤其是遇见几个员工,彼此之间说莲花话,我恍然又回到了故乡。下班,回家,是工厂,也是故乡。也许,这是所有打工者一直追觅的梦想吧。
让每一个优秀员工过上日见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是维尔的使命与责任。宁总对我们说,又象是对自己说。我知道,能够说出这句话,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更需要足够的实力和魄力。从中,我看到了维尔实业的发展前景。
听宁总介绍,维尔实业2012年的目标是保持50%以上的产值增长。在外贸订单稳定增长的同时,今年的内销目标预计为2000万元。外贸内销,双管齐下,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先尝试部门经理分红方案,而后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最终的目标是争取早日走向资本市场。
其实,维尔实业奉行“专业技术、品质至上、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及员工的培训,专注营造“大家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维尔,努力打造一流的精英团队。责任、感恩、诚信,这己成为维尔实业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是一句古话,我却深有体会。宁总接着说,我兄弟三人,从99年一起打拼创业至今,一直是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团结就是力量嘛!可以说,倘若我们三兄弟不齐心合作,也就没有维尔的今天,更不用谈什么明天和未来了。宁总的话掷地有声,让人肃然起敬。如今,我全面把握公司的总体方向,主管业务。老二负责模具技术。老三管理财务。三个人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彼此信任,从来没有为钱的事大声说过话。我注重于家庭和亲情。说实话,我一不喝酒,二不抽烟,在外应酬也是每晚12点一定回家。从来没有在外面过夜,除非公事出差或出国。
我大吃一惊。见多了很多老板吃喝嫖赌、花天酒地、纵情色欲的奢侈生活,宁总的几句话,着实让我不敢相信。因为主编《莲花人》及加入莲商会的缘故,我接触过不少莲花人,其中不乏创业成功的老板,但是,象宁总这样个人生活如此自律、工厂管理如此规范的老乡,确是很少。我想,端坐于面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同龄老乡,正透过他的一言一行,展示出一种传统而优秀的人格魅力。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物质欲,一生努力追求的是一种成就感。只希望永远拥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宁总坦承了自己内心自然而真实的想法,这又一次使我颇感诧异。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享受。而宁总却义无反顾担当起自己的双重责任。我明白,宁总所说的这个“大家庭”,一是指他的“小家”(父母兄弟妻儿),二是指他的“大家”(维尔实业)。
因为放弃了考大学,所以才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宁总笑着说,读高中那阵子,我又总是不安心,一边读书一边创业,搞什么大丘田农场,养鸡、养鱼,栽种果树、药材,也就是立体农业。那是我一手策划,由我弟弟和同学宁春鹏的弟弟等几个小青年辛辛苦苦耕耘了两年,当时小有成就。连《井冈山报》和《江西日报》都报道过,后来莲花县委书记也来参观了。可惜91年放弃了。记得那时我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就是:开荒、植树。受此影响,2011年我申请注册了一个新公司,注册品牌“都市农户”,专注于屋顶有机菜园一次性解决方案。通俗一点讲就是:卖给你一个系统性的有机菜园。在别人看来,可能算是不务正业。而我却认定这是着眼于人类未来的一个朝阳产业。 这应该算是你创业天赋的最早体现吧?《莲商》会刊主编刘志刚接了一句,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表现了一个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立维尔已经12个年头了,公司规模发展越来越大。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书到用时方知少呀,宁总接着说。于是,2008年我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在惠州开办的笫一届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研修班,并获得EMBA证书。学以致用,借此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确实有所成效。今年,又从管理团队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5人,推荐报读。虽然每人费用高达几万元,但我认为还是值!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我会以身作则。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在这个竟争和创新的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卷末
策略与方向的正确把握、模具行业的专业与专注、兄弟和团队的精诚合作,这无疑是维尔实业成功的三条宝贵经验。莲商会理事长王冲身经百战,阅人无数,最善于总结成功者的成功之道,这次也不例外。宁总听了,却只是笑笑,未置否可。
责任、感恩、诚信,这是维尔实业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更加凸现出来宁总打工及创业一种执著向上却又务实的精神。我不知道宁总是否认同我的看法,但是,我相信这应该是所有后来者需要学习之处。
让每一个优秀员工过上日见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是维尔实业的企业责任,更是宁总的使命所在。其中,包括他身边的亲人,或许还有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