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联,记录着本姓的辉煌与荣耀,彰显了后人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每一对堂联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堂联,也由此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探本溯源,崇拜故土祖根。
人都有探本溯源,追问自己“根在何处”的天性,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社会,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受此种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来龙去脉,对自己的祖先十分崇拜和怀念。几乎每个姓氏都把“寻根联”作为本姓堂联重要的组成部分,缺此不可。
很多“寻根联”都是追寻本支的开基始祖与发祥地,如:“天序有伦,自昔一衾常棣乐;水源在渭,于今远派竹林春”,这是台湾新竹县北埔乡的姜氏家庙联。上联说的是东汉广戚人姜肱与两个弟弟十分友爱,常常同盖一床被子,“常棣”比喻兄弟;下联说姜氏起源于渭水支流姜水。全联不仅追述了祖上名人,也指出了本支姜氏的起源迁徙。
还有的“寻根联”会一直追踪到上古的始祖甚至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如王姓堂联:“迁史前槽杆笑由来遵远祖;明图可按姬王自昔证同宗”,王氏出自姬姓,尊太子晋为得姓始祖,而其祖根一直可上溯至黄帝轩辕氏。
二、表彰先贤,炫耀祖德。
这类堂联都是通过记录本姓先贤的丰功伟业,树立本姓的赫赫声望,以振奋本姓正气。可称之为“史迹联”。这类堂联所占比重最多,涉及名人万千,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简明的家族发展史或历史名人汇编。略举一二:
谢姓堂联:“程门道学;江左风流。上联典指北宋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下联典指晋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李姓堂联:经传道德;名重滴仙。上联指春秋老子李耳道德经,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张姓堂联:烟波徒钓;横渠理学。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三、劝诫后人,勉励后人进取。
“史迹联”也有训勉后人,激励进取的作用,但主要还是着力在反映家族声望,光大家族历史上。第三类堂联的着力点则是鼓励后人珍惜本族声望,奋力进取,不要辱没祖德。它或回忆家族往昔艰难,或直接训勉后人。如江西省《张氏六支族谱》所载堂联:“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这类堂联可称之为“训勉联”。
四、心系华夏,不忘故土。
炎黄子孙遍布天下,不管身处何方,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不会改变。他们身在远方,为表达对故土先人的怀念,常常诉诸笔端,堂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类由海外华人创作的堂联,字里行间,寄寓着海外华人深深的木本水源之思,故国祖根之情。
如泰国王氏堂联:“系出周暹,万派同源传佛国;亲联中泰,四邻合德耀南天。上联指泰国古称暹罗,是佛教之国。下联指王姓华侨、华裔遍布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