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精神”在陵阳古镇的传承和光大

2017-10-17
来源:

历史上的徽商地域很广,不仅局限在现今的黄山地区。老徽州的商人用勤劳与智慧,孕育了“徽商精神”。过去,老徽州辖区之一的青阳县陵阳古镇,就是徽商的延伸之地,也是徽商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之地。1965年5月21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在前往黄山途经青阳县陵阳镇时,看到眼前的陵阳镇依山傍水,景色旖旎,村居民舍青砖灰瓦,错落有致。董老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咏成一首五律诗:“道旁听途说,具体不烦言。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

  董老笔下的“富贵”与“风流”,应该是“徽商精神”在陵阳古镇最好的解读与诠释。陵阳古镇是青阳县最早的县治,婉延的古徽道穿过其境,不仅带来了古镇陵阳世代的勃兴,更为陵阳古镇留下了世人受之不尽的“徽商精神”,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徽商的一支劲旅,随着徽商的起落而起落。它始于南宋后期,发展于元末明初,崛起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明嘉靖以后至清末民初的四百多年间。陵阳的世俗观念,乡土风情,跟歙县、黟县同一个模式,它在商业方略上,所雇佣伙计和朝奉,都是族人。陵阳人学商,极大多数先到屯溪当学徒,而后走出徽州,即是寓居外地,也不忘乡俗族规和营商的品格意志和理念方略。陵阳人跟歙县人一样,好儒崇知,追风附雅,雅好诗书,渴望由儒入仕。在明代初期的永乐年间(1403~1422明成祖朱棣时),陵阳所村十甲里陈孟贤,他首创建造了一座“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是陵阳最早最大的古老学宫。明初风行读书雅好,书院勃兴,歙县一县,书院就有数十个,又以紫阳书院为大,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它晚建于太平山房110年,可见陵阳人追风的风习赶在人先。

  陵阳人贾而好儒,是徽商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谓徽商,从它的原始含义上说,是指徽藉(新安、歙县)商人所经营的商业,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徽藉商人,从地域狭窄的徽州府,走向长江两岸,乃至全国各地及至海外,在较大集中的区域内,以连亲带故为纽带的乡族关系扩建组合。这些分散,零星的组合,便是“徽商”这一名称的泛称。陵阳人与徽州人都具有着一种维系凝聚宗族的亲和力和奋进力。他们把积赚的钱财带回家,买田造屋,既为家人和自己归来时的享受,为子孙造福,也作为自己事业成功的一种标志。尽管外地如何繁华,陵阳古镇曹、宁、李、谢、陈、鲍、章、林八大姓在沪杭等外地都购置了房产,一种“慎终追远”,“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极大多数人的思想上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陵阳的村落建筑都具有聚族而居的特色。

  陵阳古镇是商贾之乡,好儒崇知、力主振儒,“儒为名高”,旨在培育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为在商业竞相追逐中,儒学可作为与官府交往的粘合剂,攀援高就,凭借特权在流通领域谋取更多的厚利。 其主因在于他们所表现的以义统利的义利观,公私并重的公利观,家富族强的家族观,遵守契约的诚信观,贾而好儒的人才观,冲突融洽和谐观等等众多的观念,铸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使其成就四百多年的历史辉煌。陵阳商人致富的精髓就是“徽商精神”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其一是:不勤不得,不俭不丰;其二是:富而不奢,惠而不费;其三是:不夸富斗靡,不以富摆阔;其四是:以德治商,以诚立信;其五是: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其六是:融洽和谐,以人为本。如果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徽商精神”,那就是:不勤不得、富而不奢、以德治商、敢为人先。

  (章小兵 池州市青阳县青阳中山堂大药房)


阅读4398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