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县建置沿革史

2017-08-24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8

    献给宁国建县(市)1800年        

宁国,她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长江下游支流水阳江上游,约在东经119°,北纬30.5°。        

1996年冬季,宁国西津办事处罗溪村毛竹山窑场中发现的砍削器、刮削器、石球和尖刀器等大量的形状各异的石头工具,经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房迎三考察鉴定,它是猿人使用的石头工具,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距今约60万年(据《走进宁国》,赵祖军著)。60万年前已有猿人在此生存了。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 猿人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进化了。        

在历史的进程中,宁国市建置沿革如下:        

夏商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        

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宁国属九州中的扬州之域。        

今宁国市中溪镇中田村荷花塘溪坞里的大山“禹尧尖”,上有龙池。古时,山上建有禹庙,庙址犹存,“世传尧使禹治水过此故名”(《宁国县志》明嘉靖版)。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安徽分属吴、楚、齐、鲁等大国,各国征伐不断,民不聊生。江汉平原的楚国和长江中下游的吴国进行连绵不断地诸侯争霸战,兼并了安徽境内的许多诸侯小国(据《安徽历史》,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相传,宁国是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宁国迁徙而来的,定居乡村名仍叫“宁国”。宁国意取吉语,语出《易经·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据《皖志述略》)。意为“天居于万物之首,犹如国君居于众民之首,使得天下都获得安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        

吴王阖闾即位后,任人为贤,发展生产,吴国国力越来越强。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以伍子胥、孙武为将,率兵进攻楚国,一直攻入楚国都城,楚国几乎亡国。宁国之地属吴国。      

“宁国虽僻,固吾孔圣过化之地也”(《宁国县志序》,嘉靖六年〔1527〕,学士邹守益撰,志未刊行)。 孔丘(前551-前479年),大约在这一时期从楚国入吴国,途经宁国(据《太平寰宇记》,宋 乐史撰)。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经过的地方命名为夫子巷(今宁国市内公安局一带)、孔夫堂(今仙霞镇仙家村)、孔夫关、孔子井(在孔夫关旁)、孔夫村。        

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国力终于强大起来,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越国所占据,宁国之地属越国。江淮地区为楚国所占。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国,宁国之地属楚国。        

秦汉时期(前221-2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宁国之地属会稽郡(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教授主编),较多史书记载属于鄣郡。秦国初时设36郡,其中没有鄣郡,史学家认为鄣郡可能是项羽为王时所立。鄣郡最早出现在《汉书·高帝纪》中,高祖六年(前200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        

西汉时期(前206公元25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秦鄣郡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宁国之地属宛陵县。        

东汉时期(25-220),宁国先属东汉丹阳郡,治在宛陵。        

秦汉时期的江南仍然是“刀耕火种”。居住在皖南、浙西北、赣东北的山民,“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山越人臂力过人,勇猛好战。吴侯孙权欲图霸江东,不敢轻视山越人。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派大将贺齐征讨丹阳郡西部的黟、歙二县。贺齐出奇兵平定山越人。孙权析黟、歙为六县,设新都郡,令贺齐为新都太守(据《三国志·贺齐传》)。建安十三年,孙权又在南扼徽浙赣山区、北控宣广丘陵平原的战略要地宛陵县南乡设置“宁国县”、“怀安县”,以防山越(据万历《宁国府志》、《读史方舆纪要》,《皖志述略》)。宁国县、怀安县属吴丹阳郡。宁国县名沿用原诸侯国迁徙而来的定居乡村“宁国”之名。怀安县名,系取吉语,因汉末豪强四起,严重威胁汉室,意为怀念安定。        

还有大量的史料可以间接证明建安十三年(208)宁国县建县:      

〔一〕、《三国志·吕范传》中记载:孙权征讨关羽,经过吕范官邸,谓曰:“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权破羽(关羽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还,拜范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阳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栗阳、怀安、宁国为奉邑。黄武七年(228),吕范升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    

〔 二〕、《三国志·周鲂传》中记载: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举孝廉,任宁国长(据《汉书》记载,《汉制》规定:县达万户设令,不足万户设长,侯国为相),转在怀安。钱塘大帅彭式等蚁聚为寇,时以鲂为钱唐侯相,旬月之间,斩式首及其支党。迁丹阳西部都尉。官拜鄱阳太守,“赏善罚恶,恩威并行。”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属城。鲂与胡综戮力攻讨,遂生擒绮,送诣武昌,加昭义校尉。黄武七年(228年)曾以七事诈降魏国,指出吴国可破,大司马曹休中计,以十万步骑朝向皖城接应,司马懿取江陵,贾逵取东关,以三路袭取吴国。孙权委任陆逊为大都督,迎击曹休,双方决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大败曹休,一举击溃魏国十万兵马。      

〔三〕、《宋书·州郡志》卷三十五“宣城太守,晋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阳立,领县十:……怀安令  吴立,宁国令  吴立。”      

〔 四〕、《太平寰宇记》记:宁国县“本汉宛陵县,地志云汉末分宛陵南乡置焉,初属丹阳郡。吴景帝时改属故鄣郡。”“怀安故城在县东南一百里,《地理志》云吴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属丹阳郡。至景帝时属故鄣郡。”  〔五〕、《三国会要》(清 杨晨著,是研究“三国”典章制度沿革损益的权威史料)记载:孙吴“丹阳郡,领县十六:…… 宁国,怀安。”      

〔六〕、《宁国县志》(明嘉靖版)记载“按府志云:‘宁国吴县,本汉宛陵南境,吴初置,治独山 ,与怀安并,说是宁国县之名始于吴 …… ’”      

〔七〕、《宁国县志》(清 道光版)记宁国县城郭:“《方舆纪要志》云,县南十三里有故城,孙吴筑城于此,以防山越,唐改今治。”又记怀安故城:“《一统志》怀安故城在县东南四十里。《新府志》云在县东南一百里,后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分宛陵置怀安县。”        

宁国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是有事实根据的。        

三国南北朝时期(220-589)        

建安十六年(211),孙权移治于秣陵(今江苏南京市),次年,改秣陵为建业。丹阳郡的地位成为吴国国都之郡了。宁国县、怀安县属丹阳郡。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遗陆逊征丹阳山越,平之(据万历《宁国府志》)。        

嘉禾三年(234)八月,丹阳太守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征讨山越,在今宁国城南十三里独山(亦有史书记为竹峰万福村)筑土城(城周130步),以防山越。至嘉禾六年皖浙赣一带山越被击败(据《三国志·诸葛恪传》)。  吴景帝永安(258263)中分置故鄣郡,原丹阳郡改为故鄣郡,治宛陵。辖十五县。宁国县、怀安县属故鄣郡。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置宣城郡,治在宛陵。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        

西晋永嘉时(307-313),黄颜法师修炼于南极黄颜石室。        

东晋太和时(366-371),瞿硎先生隐居在山门洞瞿硎石室。        

宋(420-479)初为宣城郡,治宛陵。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宣城郡移治芜湖,寻还宛陵。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刘荟,刘宋朝宁国令,见《隋书·经籍志》。按《宋书·州郡志》升宁国长为令。”(据《宁国县志》民国版)        

齐(479-502)为南豫州,治宣城郡,治宛陵。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        

梁(502-557)武帝末年分宣城郡春穀南境置南陵郡,领三县,属南豫州;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      陈(557-589)初改属北江州(公元589年废),陈又改宣城郡为宣州,治宛陵。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州。《太平寰宇记》记怀安县:“地理志云陈天嘉五年(564)废入宣城县。今为宁国界”      

孙吴、东晋、南朝的四代,都以现今的南京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六朝”。六朝政权都比较重视江南的生产。吴国政府将征服的山越人迁出山区,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发展南方经济。南朝的宋政权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发展南方的经济。原比中原落后的皖南农业,“六朝”时得到迅速发展。在皖南的开发中,各族人民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加深交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朝以后,史书上不再提“山越”人了。        

隋唐时期(581-907)      

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宣州为宣城郡,宛陵更名为宣城,宣城县(治所青弋江边)移治宣城县(宛陵)。宣城郡、宣城县同治所。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开皇九年(589),宁国县、怀安县并入宣城县。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复置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城郡。      

大业年末,邑人梅知岩率部攻占宁国县城后,又占宣城县。唐武德六年(623)三月归顺唐朝,封南鲁王(据《宁国县志》,实际唐王朝对异姓只封公,不封王)。      

唐朝,宣城郡亦名宣州,属江南西道。武德二年(619),占据丹阳(今南京),拥有江淮、皖南等地区的杜伏威、辅公柘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归顺了唐朝,宣城郡归唐。武德三年唐朝立宁国县、怀安县,属宣州。    

武德六年(623),唐王朝令杜伏威入朝为官,以行台左仆射、舒国公辅公柘留守丹阳(今南京市),而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柘不服,诈称得杜伏威书信,于八月杀王雄诞,夺取兵权,起兵反唐,后退驻皖南。李靖将军领兵征战辅公柘,历经一年多,于武德七年(624)杀辅公柘。是年,唐王朝废宁国、怀安二县。从此,怀安县未再立。        

天宝三年(744),以原宁国、怀安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州。县城迁至现址。上元(760-761)时,为宣歙饶节度,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        

大历(766-769)初,改为宣歙观察使,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        

大顺元年(890),朝廷升宣歙观察使(原领宣、歙二州)为宁国军节度使(领宣、歙、池三州),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县名仍为“宁国。”宁国县在唐朝,她以其形胜、物华、人杰地灵而享誉四方。韦应物、卢照邻、白居易、杜牧、许浑、罗隐、司空图、韩翃、齐己、杨夔等众多诗人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范传真于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任宁国县令。有德政,为宁国名宦。修建了“化洽亭”。柳宗元(773-819)的散文《送宁国范明府诗序》,记述了:范传真来到京都,在宰相门下任职,取得了好名声,于是被任命为京郊武功县的县尉,后因工作成绩卓著,被委任宣州宁国县县令。有人说他在京郊任职是美差,言外之意是可以升官发财,而范传真认为,做官所以说好,是有利于百姓,做官就是要做百姓的仆役,做百姓的仆役,吃他们(指百姓)费了力气种出来的粮仓,可以没有报答吗?我要使他们达到相互恩爱有礼节,除去谎言欺诈、欺凌粗暴,先给老百姓以好处,而后才享有那些俸禄,这样,差不多安我的心,脸上不感到羞愧,才觉得满足。他的同僚写诗送别,柳宗元为送别诗作了序言。这篇诗序,柳宗元是借范传真的口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这篇序文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范传真与那些唯利是图、玩弄权术,鱼肉百姓的奸官的巨大差别,那些人一心想能够在京畿任职,范传真却轻意丢掉,那些人为了能保官保职,出坏主意,滥用职权,偷换、改动文书,范传真心地坦然,不在乎其升官调任。通过这样的对比,范传真“为吏者人役也”这一思想就表现得鲜明突出了。        

五代时期,吴国(892-937),为宁国军节度使,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        

南唐(937-975),为宁国军节度使,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        

南唐时,在县东南,今仙霞镇杨山村境内建乌石城,以防备吴越国。故城基址犹存。        

宋元时期((960-1368),北宋(960-1127),为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使,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北宋初宁国县设22乡,太平兴国至元丰年间(976-1085)改设15乡。      

邑人王平于熙宁丙辰年(1076)喜登宁国县第一位进士。章夏、章复兄弟俩先后高中进士。      

北宋科学家《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于嘉祐六年(1061)客居宁国县。他积极支持协助其兄宁国县令沈披,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同时,他还写出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宣和二年(1120),方腊率义军占据县城。      

南宋(1127-1279),初为宣州宣城郡,宁国节度使,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宣州。乾道二年(1166),因孝宗皇帝潜邸升宣州宁国节度使为宁国府,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宁国府。南宋初,筑城抗金(城周长519丈,高1.5丈)。      

南宋时期,宁国县修有县志,名为《宁川志》(《文渊阁书目》十九、嘉定《赤城志》三十三中有记载),已佚。南宋时期,宁国县人才辈出,人文底蕴十分厚重。吴柔胜一门祖孙三代四进士、一状元;虞俦、奚士达、胡用虎家各出了三进士;虞光、虞术、饶虎臣、郑魏挺、章一桂 …… 均进士及第。高僧宗杲,寓教爱国、聪慧雄辩、佛法超群、法学渊博,自创“看话禅”,使临济宗教派弘扬光大,经久不衰。先后被北宋钦 宗皇帝封为“佛日大师”、南宋孝宗皇帝封为“大慧禅师”。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四年(1277),忽必烈改宁国府为宁国路总管府,治在宣州。宁国县属宁国路总管府。元朝,宁国县仍为15乡,乡设里,里设社。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红巾军徐寿辉率李四、罗二等部攻占县城。      

至正十七年(1357)四月,朱元璋亲征督师,历七日,攻破县城。      

元末时,设岳山巡检司于今万家乡银山何弄坞,维持凿山采银秩序。      

明清时期(1368-1912)      

元至正十七年(1357)四月,朱元璋攻下宁国路(治所在宣州)后,改宁国路为宁安府, 至正二十一年(1361)四月改为宣城府,至正二十六年(1366)改为 宣州府,朱元璋吴元年(1367)四月又改宣州府为宁国府。宁国县属之。      

明朝洪武元年(1368)正月开国后仍定名为宁国府。宁国府为南直隶。宁国县属宁国府。明朝,宁国县仍为15乡,以县城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划分四十二个都,都设图,隶属乡里。      

明初,设胡乐、岳山两巡检司,维护社会治安。      

被称为明朝“前七子”的王廷相,正德十一年(1516),任宁国县令,以刚正博雅为时称颂,百姓对其有“去后思”之誉。      

范镐,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举人任宁国县知县,为政有能名。倡修《宁国县志》四卷,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刊行,它是宁国县第一部正式刊行的县志。      

清朝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仍为宁国府,府治宣城。清初,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分安徽、江苏两省。安徽建省后,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今安庆市)。宁国府先后属江南省徽宁道、安徽省徽宁道、徽宁太广道、徽宁池太广道所辖。宁国县属宁国府。清朝乡里都图沿明制,道光初,全县设15乡,42都,60里。      

顺治四年(1647),知县杨名远主修《宁国县志》6卷,黄可缙等编篡。今北京图书馆等地存13、5、6共5卷。陈养元,字正求,号鹿山,又号芷滨,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官宁国县知事,行取主事有能名,修《宁国县志》,全书10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刊行。今北京图书馆等地存18、10共9卷。       道光五年(1825),知县梁中浮篡修《宁国县志》,全书12册14卷。今上海图书馆等地存卷首、17、12、卷末共9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张达五修《宁国县通志》,郑思贤增修,周贇篡。未刊行,手抄传世。该志于同治八年(1869)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增补而成。      

咸丰(1856年5月2日始)、同治年(1864年8月1日止)间,太平天国义军与清军在宁国县展开争夺战,你来我往拉锯战20次,其中10破县城,加上瘟疫、自然灾害,宁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生存下来的人口不足百分之一。战争结束三年后,从徽州、福建、浙南迁来少数客民,待湖北、河南灾民大批南来,人口才渐多。光绪五年(1879)始,畲族钟、雷、蓝姓人氏陆续由浙江迁入宁国县千秋关一带居住。所以,宁国:“五方杂居,风俗各殊。”        

古时,文人笔下美称宁国为“宁川”、“宁州”、“陵阳”、“宁阳”。        

民国时期(1912-1949)        

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县专其名。宁国县直隶于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宁国县属芜湖道。        

民国十七年(1928),宁国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宣城首席县长,同年11月设皖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宁国县属之。        

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皖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宁国县属之。        

民国三十五年(1946),宁国县属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设宣城专员公署,宁国县属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县长王式典议修《宁国县志》,李丙麢任总篡,徐云涛任分校主任,全书12册14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1949年4月23日,宁国县解放,5月隶属于宣城专区。      

1952年1月,宁国县属徽州专区。      

1956年2月,宁国县属芜湖专区。      

1959年9月,由宁国县志编辑委员会编写成《献给伟大的十年宁国县志》初稿,铅字油印,未刊行。       1963年3月,宁国县属徽州专区。      

1980年1月,宁国县属宣城地区至今。      

1995年10月11日 ,宁国县荣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她是安徽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市)。      

宁国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主持编篡,贾金福任主编,历时十余年,新编成《宁国县志》。1997年7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1997年3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国县撤县设市,改称宁国市。宁国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跃入快车道,综合经济实力雄居安徽省榜首。      

宁国建县(市)已达1800年,她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享誉四方。      


本文经华和平(宣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国市作家协会主席)、赵祖军(宁国市委党校副校长、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贾金福(《宁国县志》〔97年版〕主编)、熊寿平(宁国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等先生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阅读1129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