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的官员和勤奋博学的企业家----宁金彪

2017-08-24
来源:


      说实话,我近年来也再思考“宁氏”问题。我特别赞成以“宁”字为号,齐心协力,再为社会做些事情的提议安排。我们应当有这个情怀,并为此凝聚人力和社会资源。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定会有好的结果。
      宁金彪, 学者的举止透着农民的朴实,沉稳淡定中蕴含着积极进取精神,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
      宁金彪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历,从农民起步,先后做过教育、财政、涉外、研究、税务、政府、企业、救援等工作,现在某央企从事金融企业管理工作。特殊的职业经历,造就了他特有的学习能力和较为全面的综合素养。他具有世界公民的视野,也具有中华民族的情怀,他是思想的追求者,也是行为的践行者。他的诸多理念、言论、观点都早已成书成册并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在努力建设好“小我”的同时,更注重“大我”的建设。他是我宁氏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笔者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观点,掘珍、掇英,以飨我宁氏企业家。

     谈学习
      宁金彪认为, 学习实际上是个全方位的修炼过程,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对于没有经过的事,没有干过的工作,往往心中没底,因之会暴露出急躁、犹豫、谨小慎微或盲目莽撞等,这是正常的现象。为此,在碰到我们没有经过的事情时,在从事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工作时,务必要做到两点:一是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不懂,取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间接的了解一下其他同志是怎么做的,他们有什么成熟的经验,有什么教训。同时,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表态要慎重,开始时宁可慢些、稳些,宁可慢半拍,绝不做无把握的决定,不发磨棱两可的指令,不表不慎重的态度。
       宁金彪自称,他本是农村孩子,但一向注重学习。即使农活很忙很累,读书学习也从没有松懈停止过。高考恢复后他考上了邯郸地区工业学校(中专),学习机械制造。中专没毕业时就考上了第一届电视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大专),二十多岁才有机会在电视上学习英语和高等数学,当时他特别激动和珍惜,之后留校教学。1984年考取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研究生,1987年进入河北省财政厅工作,1999年任秦皇岛市市长。在河北省财政厅工作期间,他还曾被公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性的外语学习,是自己的外语过了关。他还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并获得博士学位,实现了他的博士梦。
      一个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从哪里挤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研究、著书呢?宁金彪认为,工作占用的时间是波浪式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在重要工作岗位的时候与不在重要工作岗位的时候,有工作忙的时候也有工作不那么忙的时候,或者说有的时候工作占用的时间多,有的时候工作占用的时间少或许相对轻松些。忙的时候,一个人白天晚上应付工作,可能没有时间看书学习。但工作未必一直是满负荷的,有空闲的时间就要多读书。在人生的过程当中,工作是波浪式的,学习和研究也是波浪式的,正好是反对称。“学习研究有很大的好处”,宁金彪称,“任何人要想工作有好成绩、有大成就,就得有突破、有创新。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方法的创新,而创新的实现很多时候来自于知识结构的突破。只有知识结构突破了,研究透了,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实现超前和超越,才能实现创新。否则,不按事物的规律办事,没有超前性,就很难有创新与突破,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谈当市长
      笔者在网上看到许多秦皇岛市民赞扬宁金彪的帖子,当问及他是如何深得民心时,他如是说:古人云:成功人士要立言、立德、立功。坦率的讲,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有一个期盼或期望,盼着自己的儿女未来能为社会做些事情,在某些方面有些成绩,有些成功。去秦皇岛工作后,我觉得这确实是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大好机会,内心里非常珍惜,想为秦皇岛的人民立点“功”,积点“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秦皇岛市工作期间,群众对我很好。作为领导,你对群众好,群众就会对你好,你真心地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就真心地对待你。对群众好,不是装样子,走形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喜欢廉政和勤政的领导,喜欢有作为敢担当的干部。我作为一市之长,应该算是比较廉政和勤政的。我在秦皇岛市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这一点群众看在眼里,他们觉得我是在真心实意的做事,无私地为群众服务。
      有的人干事是为别人干,有的人干事是为自己干,有的人是兼顾别人和自己,不同的领导,其做事考虑的重点不同。做为市长,我认为首先应考虑的是全市人民,真心为群众做实事,这是市长岗位的基本职责,也是对一个干部的起码要求。如果过多考虑自己的发展,关心是否能够捞到好处、能否得到切身利益、能否尽快升迁等,不踏踏实实地工作,这样的领导就会招群众反感。在我离开秦皇岛市的十几年时间里,有许多市民一直给我写信、发邮件,有些人还在网上夸奖我鼓励我,甚至希望我再回去工作,说实话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惶恐,也体会到了古人说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等警句的精辟准确。做为领导者,如果为群众做了好事,群众会长时间惦念你,祝福你;如果做了坏事,群众也会记着你,但是会永远骂你。

      著书设计中国紧急救援体系
      2005年国家批准成立民政部紧急救援中心,由于当时缺少人手,宁金彪帮助做了些前期筹备工作。之后救援中心领导找到华能集团领导,希望借调宁金彪到中心搞管理工作。于是,从2007年开始,长城证劵公司的董事长便成了紧急救援中心的常务理事,副总干事,他的加盟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的普及,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整个社会救援体系建设滞后,因此从国家安全、社会运行、人民需求来看,安全、应急、救援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体现了社会救援体系的重要作用。但成立伊始的救援中心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财务基础,没有人才支持,没有业务资源,此时需要的是奉献精神,需要的是无私态度,需要的是责任感和公德心。对宁金彪本人来说,加盟救援中心后,经济收入是原单位的几分之一,工作量却是以前的几倍,但为了事业,为了社会,为了责任,他甘愿放弃高收入职位,加盟到创立初期的救援中心。细细想来,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为社会奉献微薄的个人力量。这样就不能时时处处盯着钱,而要盯着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宁金彪曾经说过:“我不富,但比很多普通农民的条件好得多,相信饿不着。在我看来,物质的积累不能替代精神的追求,经济的富足不能代表价值的创造,行动和付出才能体现境界的高低,执着和奉献才能体现个人的真正追求。一个人之所能,为社会增加财富,做些贡献,才是人生的快乐追求。”
      基于这样的理由,他毅然决定就任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常务理事、副总干事,并动用个人关系,四处斡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成立了专门从事紧急救援业务的公司——中援应急投资有限公司,并亲任董事长。在几年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他萌生了将紧急救援领域相关问题整理出书的想法。他认为,紧急救援是一个国家战略,社会工程,是一个与安全相伴、与人类生活相随的永恒课题。
      提到应急救援, 有的人认为不就是公安消防的事吗?实际情形可没有这么简单。灾难的情形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地震、矿难、火灾、撞车、翻船乃至恐怖活动… … 灾难不同, 特点不同,救援的需求、方式也不同。应急救援不仅涉及救人的过程,还包括救援知识、救援产品、救援行为、救援体系甚至救援理论等。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灾难,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如果没有一点防范、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当灾难来临时面临的境遇往往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现代国家,如果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准备,也意味着将会遭遇重大损失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为此,宁金彪撰写了《中国紧急救援体系建设》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我国第一本对该体系研究的专著,从而被大家誉为“中国紧急救援第一人”。
      一个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应是什么样子?宁金彪认为,紧急救援体系由行为服务体系、产品服务体系、知识服务体系三部分组成。紧急救援行为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活动链,从被救援人呼叫开始,到其被营救并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生活结束。它包括呼叫指挥及信息系统、医疗救援网络、道路救援体系、航空救援体系、救援后期处理系统等。产品服务体系包括紧急救援产品市场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研发、营销、物资储备等。知识服务体系包括灾害识别及应急能力评估、紧急预案编制、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紧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性培训等。实际上,汶川地震之后的中国对突发性灾难有了更多认识,政府以各种方式向民众普及避难、逃生、互救知识。比如,河北石家庄的许多市民都收到一本小册子,告诉人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面对火灾、地震等灾难 (这本小册子就是宁金彪组织编写的)。而许多大城市的广场、空旷地带树立起应急避难点的牌子,人们遇到危急,可以首先想到去这些地方。
      同时,中国紧急救援体系还需要政府的协调管理及政策支撑,需要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包括研究制定紧急救援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市场规则、建立紧急救援志愿者体系等),更需要社会化的紧急救援的资本支撑(包括政府财政的支持、设立紧急救援产业投资公司、设立紧急救援产业基金和社会公益基金等)。

      披露从政为企心得
      从农村到城市,从教师到公务员,从政府市长到国企管理人员,人生变化,如莫大焉。特别是从政府机关到企业的履职过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宁金彪如何看待这个转变呢?他说,政府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宏观性、社会性、服务性,面宽、事多、人广。政府领导是老百姓的代言人、服务员,只要与老百姓有关的,就都与你有关。我们目前的政府是无限责任政府,老百姓把你选出来,就是让你干事的,只要是老百姓的事情都应该管。老百姓养着你,是想让你管理社会、为老百姓服务、做老百姓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同时,政府工作的舞台大,有干不完的事,不仅要抓发展、改革、开放,还要抓社会事业等。
      但具体到企业就不一样了。企业是“有限”的,资本是有限的,融资能力是有限的,业务相对来也是有限的,再大的公司也有个主营范围或业务领域问题。企业的工作面相对讲是窄的,是受限制的。同时,对一般企业而言,盈利为第一法则,这就要求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按企业运行的规律来做事,要了解企业的经营领域,要懂得风险控制,明晰业务流程。企业赚钱不容易,但亏损却很容易,因为企业有市场有竞争有压力。而政府是独此一家,没有竞争,所以要求政府官员首先要有公心,有一颗为老百姓办事的心,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领导决策水平。
      “每个人,首先要在其位谋其政。市长的职责就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这是你的基本职责。你要服务就得勤奋、勤政、廉政,把你的时间、精力,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计自身私利,不较个人得失。如果你光想着贪污、腐败、享乐,光想着升官发财,那老百姓就反感,就反对。只有你勤政了、廉政了,为老百姓做事了,老百姓才喜欢你,支持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贪官、懒官、坏官还是勤官、廉官、好官,老百姓心里其实都清楚,只不过当时没有适当的表达的渠道而已。你给老百姓干事了,老百姓喜欢你、支持你,然后你更愿意为老百姓干事,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同理,你不为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就讨厌你,你也会对老百姓有意见,逐渐就会形成对立,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互相不信任、不喜欢、甚至对抗和矛盾激化”,宁金彪说。

      转职华能的感受
      由一位深得群众爱戴的市长,转职到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工作,这样较大跨度的角色转变,往往不是人人都能应付自如的。宁金彪是这样解读角色转变和工作挑战的:要成功应对挑战,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适应;二是对即得利益的态度。如果你能够放得下个人得失,就能够轻装上阵,从而能轻松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会很快地适应环境。比如说,在我当财政厅长、市长、地税务局长期间,有很多获得额外处的机会和诱惑,但我不向那些东西妥协,不做利益的俘虏。因为只有放下个人的利益得失后,才能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解决问题,真正为群众做事,才敢无所顾忌地坚持原则,说公道话,行公道事。不把既得利益看得太重,勇于放弃,失去就没有遗憾,离开就没有失落。无论是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到企业任职,或在学校搞研究,无论是当厅长、当市长、当局长,还是做教师,我认为都好,无所谓好坏,只要能为社会做事,什么岗位并不重要。
      到华能工作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政府机关工作中,研究宏观政策、领导决策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到企业工作后则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到华能后,主要负责金融管理方面的工作,尽管以前接触过金融,但接触过与实际干过、真正懂行,还是两码事,这使我深感自己在金融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来北京后,我感到北京不仅领导多,而且专家多,很多精英分子都在首都。不论领域大小,你只要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专家,领导力也就产生了。何为专家?我认为就是在某一领域内持续的创造创新能力。只懂一些理论知识称不上专家,专家应该是指能够解决本领域现在和将来的一些难题,能够解决普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的那些人,否则不能称之为专家。

      谈沟通
      能够成功实现教师、局长、市长、董事长等不同的角色转变,这与个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密不可分。对于高效的工作沟通,宁金彪有如下秘诀:
      沟通涉及立场问题。凡事只要出于公心,从事业、从全局来考虑问题,很多事都可以沟通和商量。工作中之所以有许多事沟通不好、协商不成,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利益得失。如果你站在一已之利的立场上,别人就很难与你沟通,很难达成一致;如果你站在为公、为全局的立场上,很多事就容易形成共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一向坚持为公、为全局的立场,这样很多复杂问题就可简单化,很多矛盾也便于解决,难事也就变成易事了。工作中之所以有许多事沟通不好、协商不好,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利益。如果你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别人就很难与你沟通,如果你站在为公、全局的立场上,很多事就可以达成一致。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工作,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一向坚持为公、全局的立场,因此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难事也就变成易事了。

      谈创新
      宁金彪曾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 B A 论坛上做过一次关于“目前证券公司创新中的几个问题”的演讲,知识渊博的他,不但对证券市场创新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而且对企业创新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创新的理解是:
      企业创新的出发点是增强核竞争力,没有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企业的创新,不是单纯的追求独创,创新的基础上,要增加企业的价值。比方说如果为了寻求与众不同,使自己变成“独臂英雄”,显然这不是创新,是自残。企业的创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增值意义的独特之举,才是真正的创新。他认为,企业的创新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有人、有团队,这是创新的首要条件,一切创新都要有人的参与,否则不可能实现创新;二是要有资金,创新之初,往往需要投入研发费用,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没有基本的投入做基础,创新就成了纸上谈兵;三是要有环境,在有了人和资金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歪风邪气的企业中,是留不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这三点是创新过程中必备的,缺一不可。没有资金的保障,创新就成了纸上谈兵;三是要有环境,在有了人和资金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歪风邪气的企业中,是留不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这三点是创新过程中必备的,缺一不可。

      谈团队建设
      宁金彪每到一个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起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为新单位的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对团队建设的做法是:
      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团队,尤其是刚到一个新环境中,快速组建相互协作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宁金彪到长城证券任董事长,那时中国股市正处在低迷期,当时公司亏损严重,可以说他是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临危受命。为了让公司扭亏为盈,他当时坚持两点原则:一是领导要以身作则。当时他提出了三个立足、三个面向:就是立足自己,面向外界谋求支持;立足生存,面向未来谋求发展;立足本职,面向社会谋求进步。在此基础上,以他为首的公司领导带头创收、节约、奋斗。原来公司领导们出差都是坐头等舱、住五星级宾馆,享受高尔夫球等休闲高档娱乐。他到公司后,禁止公司领导打高尔夫球,要求出差者坐经济舱、住三、四星宾馆,同时降低吃喝招待标准,坚持两年下来,为公司节约费用支出数十万元。领导以身作则的效果是让员工们看到了公司的希望,凝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二是工作方针要正确,当然这要建立在领导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否则目标再好,方针再正确,但领导却带头搞腐败,员工是不会死心塌地干工作的。后来,在组建中援应急投资有限公司、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他所掌握的基本原则都是领导带头、艰苦创业、重用人才、同心协力求生存、求发展。
      在长城证券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宁金彪坚持的做法是:第一是不裁掉一个员工,第二是不降一分钱工资,但前提是员工必须尽职尽责地工作。这样的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士气,当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公司,大家毫无怨言的加班加点,齐心协力干好每一项工作。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公司就扭亏为盈,步入正轨。其实,许多情况下员工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公司困难,或是因为待遇低,更多是缺少精神层面的共鸣,缺失一种归属感,心里不舒服。没人跟着你干,原因在你自己;优秀员工纷纷离去,责任在领导。
      在工作转换的过程中,宁金彪向来都是独来独往,从不带下属加盟新单位。他认为,在工作环境风气不好的情况下,关键是如何把工作环境改造好,带几个人来也未必起了多大作用;在风气好的工作环境中,到处是干事业的人才,就更没必要带人来了。这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要有独闯天下的勇气,要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胸怀境界,要有改造环境的方法安排。
      笔者在对宁金彪访谈的过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公心的工作、专心的研究、无心的计较、全心的沟通,从他那儿,我们感受到了执着和奉献的精神,这也许就是他能够成功应对多种角色的秘诀吧!衷心希望他的新事业腾飞辉煌,衷心祝愿他作为甯氏的后代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宁静)


阅读123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