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钢

2017-07-14
来源:


  宁钢:男,1963年2月生,景德镇陶瓷学院校长助理、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华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联盟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评委、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委员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二批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大瓷网&大陶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江西省教学名师,入选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江西省美协常务理事,景德镇市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书画院副院长,景德镇古彩研究会名誉会长,《艺术设计》期刊主编。      

个人履历89年-99年

1989年陶艺作品“鱼戏”由中国文化展览公司收藏

1990年陶艺作品“京剧脸谱”由日本恩巴近代博物馆收藏

1996年在上海首次举办陶艺个展

1996年上海新民晚报、上海金融报、劳动报、文汇报等专版专栏介绍

1996年《景德镇日报》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7年台湾《紫玉金砂》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7年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宁钢陶瓷艺术》

1997年陶艺作品“金秋”由中国文化部收藏并作为文化交流巡回展

1997年陶艺作品“游春”由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

1998年在南京举办陶艺个展

1998年南京日报、扬州晚报、金陵晚报等专版专栏介绍宁钢陶艺

1998年南京电视台、南京标点栏目均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8年台湾《天地方圆》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8年 《中国画报》专版介绍宁钢陶艺

1999年 《中华新时代》专版介绍宁钢陶艺

1999年 上海举办陶艺个展

1999年 上海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均专栏介绍宁钢陶艺

1999年 《江西日报》专版介绍宁钢陶艺

1999年 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陶艺卷)》

1999年 作品入选《景德镇陶瓷全集》

1999年 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教材《设计色彩教学》一书,并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

1999年 陶艺作品“仲夏”由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1999年 台湾《陶艺》杂志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1999年陶艺作品“归”获北京中国工艺美术“世纪杯”大奖赛金奖

00年-09年

2000年陶艺作品“秋韵”获“首届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2000年赴加拿大路易斯堡参加“首届陶瓷文化节”,并做陶艺讲座和技艺表演

2000年陶艺作品“红梅”入选韩国东方陶艺展

2001年陶艺作品“夏韵”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2年陶艺作品“秋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2年陶艺作品“雅趣”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送法国展览

2002年由福建海潮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中国当代陶艺家---宁钢专集》

2002年赴台湾参加莺歌博物馆“亚太地区陶艺研讨会”

2002年陶艺作品“荷塘秋色”由广州佛山博物馆收藏

2003年陶艺作品“秋韵”由景德镇美术馆收藏

2003年陶艺作品获全国首届中国陶瓷艺术 “中陶杯”大赛银奖

2003年陶艺作品“金色莲塘”获江西省优秀教师作品二等奖

2003年在上海举办陶艺个展

2003年 上海文汇报、劳动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金融报等均介绍过宁钢陶艺

2003年“金色莲塘”获江西省高校教师优秀作品二等奖

2004年主持的“陶瓷造型”课程获省优质课程

2004年评为院优秀教师

2004年主持“陶瓷装饰材料应用双语教学的运用与研究“(省教育厅教改课题)

2004年论文“妙手造精品,泥土塑乾坤” 发表于《国际陶瓷教育大会论文集》

2004年论文“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发表于《中国陶艺》

2005年在香港举办陶艺个展

2005年香港大公报、明报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2005年在新加坡举办陶艺个展

2005-2007 参与文化部科研课题“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研究”

2005年新加坡新明报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2005年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传统陶瓷古彩装饰》,并获2006年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评比一等奖

2005年由武汉理工出版社出版教材《陶瓷贴花纸设计》,并获2006年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评比一等奖

2005年论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发表于《美术大观》

2005年陶艺作品“秋韵”获外观设计专利

2005年评为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05年评为院优秀党员

2005年评为院科研优秀个人

2005年评为院党员先进性教育典型

2006-2007 参与文化部科研课题“废渣在公共环境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2005年主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艺术设计专业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2006年陶艺作品“秋艳”入选泰国国际陶艺展

2006年陶艺作品“红梅”瓷板画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在日本东京举办陶艺个展

2006-2007年香港明报连续十余次专版专栏介绍宁钢陶艺

2006年《江西画报》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2006年《中国CEO画报》专文专题介绍宁钢及其陶艺

2006年主持的“陶瓷产品设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评为院优秀教师

2006年主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陶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2006年主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工与艺相结合的艺术专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06年论文“论“珠山八友”新粉彩艺术对现代粉彩艺术的影响” 发表于《中国陶瓷》 第一期

2006年论文“论康熙古彩的写意特征” 发表于《美术与设计》 第一

2006年论文“在传统与现代中徜徉---现代粉彩艺术研究”发表于《美术观察》第一期

2006年论文“浅绛彩对青山绿水瓷画的影响” 发表于《中国陶瓷》第二期

2006年论文“谈雍正粉彩花蝶纹饰研究” 发表于《美术大观》 第二期

2006年论文“盛极一时的浅绛彩绘瓷” 发表于《中国陶瓷》 第二期

2007年论文“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风格比较研究”发表于《艺术百家》 第一期

2007年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和阿尔福雷德大学访问和艺术交流

2007年12月出版《宁钢陶瓷艺术》个人画册

2007年陶艺作品“荷塘秋色”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参加“中国现代陶艺赴墨西哥文化交流展”

2007年《江西日报》专题介绍宁钢陶艺

2007年评为院优秀教师

2008年3月出版专著 《陶艺古彩艺术》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

2008年陶艺作品“秋荷”被中国文化部、教育部选送参加“法国陶艺展”

2008年论文“清三代景德镇官窑瓷器设计思想的研究”发表于《艺术百家》 第一期

2008年论文“中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与和谐社会” 发表于《美术与设计》 第一期

2008年论文“陶艺教育的使命” 发表于《美术观察》 第一期

2008年 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文高校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现研究”

2008年主持的“艺术设计专业规范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年陶艺作品“红梅”获江西省青年美展一等奖

2008年作品“秋收”获赣粤高速杯全国书法艺术展一等奖

2008年陶艺作品“秋韵”获江西省艺术设计双年展一等奖

2008年陶艺作品被《世界知识画报》八个版面专题介绍

2008年陶艺作品被《瓷都晚报(瓷器)》专题介绍

2008年宁钢陶瓷艺术作品专辑被《瓷都美术家》专题介绍

2009年论文“论成化斗彩的装饰思维” 发表于《景德镇陶瓷》第一

2009年论文“论宋代蓖纹及其艺术特点” 发表于《中国陶瓷工业》第一 2009.6

2009年论文“绚丽华章:广彩瓷器艺术特征分析” 发表于《美术与设计》第一2009.5

2009年论文彩蝶满春——“雍正粉彩花蝶纹饰之美” 发表于《装饰》第一2009.11

2009年论文“中国现代陶艺30年发展概况” 发表于《美术观察》第二2009.10

2009年论文“乾隆仿生瓷的艺术特色” 发表于《中国陶瓷》 第一2009.6

2009年论文“日用陶瓷趣味性设计与情感表现”发表于《美术大观》第一2009.9

2009年论文“青花瓷辅助纹饰的艺术特征”发表于《文艺研究》第一 2009.9

2009年陶艺作品“红梅颂”获江西省美展三等奖

2009年陶艺作品“荷塘秋色”获江西省美展优秀奖

2009年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科研课题“传统工艺扶持政策措施研究”

2009年主持省社会规划项目科研课题“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研究”

10年-13年

2010年主持第二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课题“设计艺术的民族特色研究”

2010年主持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设计艺术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0年发表核心学术论文“陶瓷古彩与传统版画” 《文艺研究》2010年3月刊

2010年发表核心学术论文“谈现代陶艺设计” 《文艺争鸣》2010年4月刊

2010年发表核心学术论文“官窑瓷器造型研究/以清康雍乾时期景德镇瓷器为例” 《文艺争鸣》2010年4月刊

2010年发表核心学术论文“建盏文化与旅游艺术品开发” 《文艺争鸣》2010年5月刊

2010年发表核心学术论文“康、雍、乾景德镇官窑瓷器设计艺术研究”《装饰》2010年8月

2010年发表论文“设计艺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艺术设计》2010年9月

2010年发表论文“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美国《 Cermics TECHNICAL 》 2010年11月

2011年发表核心论文 “明末民窑青花山水构图艺术特征研究”《美术与设计》2011年1月

2011年发表核心论文“求变创新:景德镇清三代与明代官窑瓷器之异”《文艺争鸣》2011年6月

2010年香港经济导报专文专版介绍宁钢陶瓷艺术特色

2010年世博期间新民晚报等上海各大报纸专文专版介绍

2010年9月担任河南汝州首届“汝瓷艺术节”评委

2010年11月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0年5月担任上海世博会全球华人礼品设计大赛评委

2010年12担任广东梅州大埔县申报“青花之乡”评委

2010年担任“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评委

2011年任景德镇市文联副主席

2011年6月担任“雅润杯”全国首届瓷器绘画大赛评委组组长

2011年6月担任中国景德镇“瑜晨啸杯”春季陶瓷礼品创意设计大赛评委

2011年6月担任江西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双年展评委

2011年6月主持召开中国中部设计艺术国际论坛

2011年《瓷都美术家》专题介绍宁钢团队,设计与制作常州天宁宝塔

2011年《常州晚报》专题介绍宁钢团队,设计与制作常州天宁宝塔

2011年《常州日报》专题介绍宁钢团队,设计与制作常州天宁宝塔

2011年《东方早报》宁钢专访

2011年《瓷都晚报》宁钢专访

2011年《文汇报》宁钢专访

2011年《瓷都晚报》专题介绍宁钢团队,设计与制作常州天宁宝塔

2011年《参考消息》宁钢专访

2011年《中国陶瓷<艺术版>》专版介绍宁钢陶艺作品

2011年《中国国际航空》宁钢陶艺作品专辑

2011年《瓷都晚报》增期,专版介绍宁钢团队设计与制作天宁寺瓷佛殿专题

2011年出版个人陶艺作品集《艺术人生》,北京CCTV美术出版社

2011年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研究生教材《陶瓷贴花装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论文“康雍乾景德镇官窑瓷器设计艺术研究”获江西省社会科学奖 二等奖

2012年获得专利:装饰板(顶棚陶瓷浮雕描金莲花瓣)外观设计专利

2012年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经下午茶》播出“掘金当代陶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教授访谈”

2012年人民网上海频道于1月11日开始永久播出专题篇“宁钢—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筑梦人”

2012年宁钢教授当选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

2012年宁钢教授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012年宁钢教授当选中华国家级陶瓷大师联盟会副主席

2012年 北京铁道《和谐之旅》专栏报道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及其作品介绍

2012年 《中国陶瓷》艺术版专栏:中国式贵族范儿”,对宁钢及其作品进行报道

2012年 江西设立景德镇宁钢艺术博物馆

2012年 当选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2012年 担任“791艺术大展”评委

2012年 宁钢教授陶艺作品被民政部选送至香港赠予李嘉诚

2012年 担任2012“金勾奖”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评委

2012年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一行考察景德镇宁钢艺术博物馆

2012年 宁钢被景德镇市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传统粉彩瓷制作技艺”授予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 新浪网《收藏—人物》栏目专题报道“名家宁钢”及其作品社会评价    

  景德镇是有着千年制瓷历史和传统的“瓷都”,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陶艺的中心。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千年的制瓷历史至今延续不断,制瓷手工业分工细致,运转有序;制瓷工艺技术传统成为景德镇文化和产业发展的血脉,犹如昌江,自古及今仍奔流不息。经过20世纪大机械工业的洗礼,瓷土等材料加工、陶瓷烧制等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形态向现代大机器工业生产形态的转型,而拉坯造型和装饰(绘制、釉彩)等工艺则因时代的变迁,由传统的“官”(窑)“民”(窑)序列向着“艺术”(专业型)和“商品”(产品型)序列转变;第二个原因是,在上述转变的基础上西方现代陶艺的观念被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为主的众多中青年陶瓷工作者、创作者所接受,并形成共识、形成整体性的创作面貌,并形成了一支其他产区所不及的庞大创作队伍,尤其重要的是,这支“陶艺家”队伍与产业的陶瓷生产形成了一个看似松散实质互动紧密的关系和有序、“有机”的结构。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视点和背景。 陶瓷艺术家宁钢正是上述“陶艺家”队伍中的一员,而且是得风气之先、引领陶瓷艺术发展的带头人。他1963年出生于瓷都景德镇,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设计专业。在中国唯一一所陶瓷专业学院的学习,尤其是景德镇千年的制瓷艺术传统成就了宁钢的“艺术之梦”,炼就了他在陶瓷艺术的广阔天地中翱翔的翅膀和本领。陶瓷学院一毕业,他被分配到位于景德镇市中心区的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在这里从事陶瓷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不过,没有家学传统的他,虽然大学毕业并在省陶研所 “天天画瓷”,但他对陶瓷艺术创作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最初几年一直处于被动的工作之中,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努力和选择。1985年,他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主要从事水粉风景画、水粉静物写生以及图案等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此期间,虽然陶瓷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作品不多,但却进一步夯实了艺术造型的基础,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    

  进入21世纪,宁钢在21世纪后期近20年的探索和学习可以说终成“正果”。自2001年以来至今,他的创作不仅进入盛期,也形成了区别于他人又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风格、新品格。其作品主要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一是“泼釉斗彩”作品;二是以浮雕造型为主的作品;三是“泼釉、斗彩”与浮雕结合的作品。

    以浮雕为表现手法的作品是宁钢在21的初创。其表现的主题是“莲荷”,作者将其命名为“莲塘”系列和“静物”系列。“莲塘”系列表现金秋时节的莲塘,其结构为一盆状器寓意池塘,盆内置莲蓬和茎杆若干;这是用雕塑的手法造型,即将雕塑之莲蓬一类的物置于器皿(池塘)之中;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表述方式,展示莲塘的春生秋荣之景,同时揭示和寓意生命的轮回,时光的转换。从这作品中你既可以读到秋天的“收获”,又可读到生命的凋零。而“静物”系列,同样采用雕塑的手法表现荷、插“荷枝”的花瓶以及荷塘,但是以平板浮雕、半浮雕的形式,这一系列共十幅,除不同的构图和组合方式外,其色彩和造型亦不相同,形象主体是荷花、枝叶、莲蓬及花瓶,瓶体大多被挤压为扭曲的扁平状,充分表现了瓷土的可塑性和材质感,尤其是其中穿插的“麻布巾”,通过泥片在粗麻布上的压印,形成十分逼真的肌理效果,并与扭曲的瓶体的光滑形成对比。其背景大多以荷塘景象为主,以各种细小的荷叶或绿釉点彩表示。“荷”在传统陶瓷装饰中是一大主题,而用浮雕或半浮雕的方式表现“荷”的“真实存在”而不是平面的“影像存在”、“绘饰性”的存在,并形成如此的一种风格,确实是宁钢教授的一种独创。

    最值得关注的实际上是其第一类“泼釉斗彩”作品。如前所述,这类作品的特色和风格的探索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成熟于本世纪初的近几年内。其特点:

  一是其泼彩更为丰富,既有釉色的多变,又讲究泼釉所形成的“形状”,并因其“形”而布其局,绘其“图”。

    二是其釉上的工笔描绘其装饰性更强,不仅色彩鲜艳浓丽,对比显明,而且描绘的花鸟鱼虫更具个性,也更加风格化。这一类作品也有显见的发展变化路径,或分为几种形式,首先是依泼釉的“形”作为画面的主体结构,如泼釉形成的密集的枝干,再在其间穿插梅花;其次是泼釉形成几个大的抽象不规则色块,在其间绘制花鸟,不规则色块因所绘花鸟不同而可以看作是荷叶或其他之物,或是一种抽象图形而形成绘制花鸟图像的“底图”而发挥作用。这种表现方法,可以说不仅将写意泼墨和工笔花鸟画的传统精髓在陶瓷艺术中得到了“直译式”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了陶瓷釉的特殊性和无可替代的表现力,泼釉比泼墨更胜一筹的是“窑变”的奇异性和不可捉控性,釉的窑变、融流,常常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因此而恰到好处的添置花鸟鱼虫在其间,构成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美景:或荷塘鱼戏,或池边鸟栖,十分奇特而富有美意。在这类作品中,宁钢表现得最多的是荷花和禽鸟的主题,荷花大多为粉色,鸟禽大都以黑白为主色,这些花鸟鱼虫以工笔勾勒辅以染色为主,而与泼釉的大写意结构和色块形成了强烈对比。再次是泼彩不占主要部分,而是一种点缀或衬托,主体是花鸟的表现。还有的是追求泼彩的肌理效果,如利用缩釉的特性表现树干的皴裂的肌理等等。

    第三类作品是“泼釉斗彩”加浅浮雕的作品,这类作品以2007年开始创作的“观音”系列最具特色。“观音”系列作品,主体形象是“观音”,采用浮雕加贴金的方式,而“观音”周边为盛开的莲花,莲花的底纹为泼彩。这类作品不仅满足了寺庙这类宗教场所的需要,一些信教群众亦有需求,而收藏家十分看好这类作品。从画面效果看,这类作品除气象庄严外,更显富丽富贵之象,其莲花的勾勒线条更为劲挺,赋色更为鲜亮清透,观音形象表现更为舒展娴熟,反映出作者在表现这类题材时已经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除“观音”系列外,近09年,宁钢又创作了“荷鹤”系列作品,以鹤与莲花作为表现主体,莲花为工笔赋彩,而鹤除头顶染红之外,周身贴金,富有装饰性。“荷鹤”寓意“和谐”、“和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祥和的希冀与理想。

    从造型结构上看,宁钢进入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作品,以平面的瓷板作品为主,而各类瓶和扁方形的“镶器”也有相当数量。如“红梅系列之三”、“连年有余”、“秋趣”、“仲夏之恋”等作品。2008年创作的镶器“秋韵之一”,其造型和装饰都是对1995年最早创作作品“金秋之二”的一种“复制”,但其荷花、鹭鸟的绘制更为流畅,色彩以冷色调的绿、白、黑为主,与大面积的棕黄底色相配,清新典雅,独具韵味。


阅读230
分享
下一篇:宁崇瑞
上一篇:宁光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