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椿生,又名春生,谱名懋行,化名大老宁、老黄,1898年2月11日生于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一个农民家庭。有姐妹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13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两年,后因家境日益穷困,被迫辍学。父亲把他送到霞坊村李家店当学徒。
1926年,宁椿生谢师离店回家,在湖村李家滩开设了杂货店。不久,城里传来了“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声,像春雷催人觉醒,给人希望。他非常激动,跑到广信府(上饶城)去察看形势,盼望自己也能加入打倒军阀统治的行列。
1927年春,农民运动开始在上饶县兴起。共产党人黄道、钱壁到霞坊、湖村等地宣传“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的革命道理,发动农民成立农会。宁椿生第一个参加了农会。他听黄道讲述农民为什么穷的道理,开始了明白了新的道理︰不是命苦,而是世道不平!
同年冬,横峰农民在方志敏等领导下,爆发了震撼赣东北的农民暴-动。宁椿生与刘道奇等相约去横峰找黄道、程伯谦等人,接上了关系,旋即回到湖村分头串联穷苦农民,秘密发展“兄弟会”组织。
1928年7月15日,黄道、吴先喜、邹秀峰、花春山等人来到湖村的茶园仙姑山上,召集宁椿生、刘道奇等上饶的第一批农民革命积极分子,讲解“共产党是什么组织”、“革命为什么一定要参加组织”等道理。尔后,宁椿生、刘道奇等7人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8月,中共上饶特区委成立,宁椿生被推选为委员,领导湖村、李家滩等地的“兄弟会”作武装暴-动的准备。他的小店成了革命的秘密联络点。他以经商为掩护,到上饶、铅山河口镇侦察敌情,又到弋阳、横峰等地搞联络。
1929年,上饶的地主武装“八都联合靖卫团”驻守在茗洋街,与横峰农民赤卫队对峙,经常骚扰两县交界的村庄,严重地威胁着特区委的工作。不尽快打垮这支反动地主武装,上饶县的革命就难以向前发展。区委经过研究,一面派刘道奇等秘密做瓦解“靖卫团”的工作;一面派宁椿生到横峰联系革命武装,寻机消灭匪徒。在刘道奇的秘密瓦解下,“八都联合靖卫团”100多人,几天时间逃去一大半。队长张学林慌了手脚,赶紧带着剩下的30多人离开茗洋街,到碧下桥潭头舒家祠堂整顿。为了彻底消灭这伙地主武装,邵式平带领信江红军独立团来到潭头包围了“靖卫团”驻扎的祠堂,一举歼灭了这股匪帮。次日,湖村、茗洋群众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会上成立了湖村乡苏维埃政府。
1930年初,方志敏领导的信江红军迅速发展,第一次攻下了上饶城,极大地鼓舞了上饶县人民的斗志。湖村和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的茗洋、罗桥、清水、高南峰等地连成了一块纵横80多里的红色区域。不久,宁椿生、胡翠芳等便筹备成立县苏维埃政府。2月,经信江苏维埃政府批准,上饶县苏维埃政府在松树畈宣告成立,宁椿生被选为上饶县首届苏维埃政府主席。
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了发展苏区经济,宁椿生一方面带领农民掀起了生产高潮,在湖村、清水等地还开办了造纸厂、纺纱厂、熬硝厂等;另一方面又在枫岭头、大路口开设苏区对外贸易局,把苏区盛产的茶油、茶叶、土纸、木竹、山货等卖给白区商人,白区商人又运来食盐、布匹、电筒、煤油等苏区军民的必需品。这样,不仅搞活了苏区经济,而且起到了向白区群众宣传苏区政策的作用。后来白区的一些商人和手工业者也纷纷投奔到苏区来。
1931年3月6日,赣东北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葛源召开,宁椿生率领上饶县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并被选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他还兼任了消费合作总社主任。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实行经济-,苏区的食盐、医药一时非常紧缺。宁椿生想尽一切办法,既派出坚定而又干练的同志到边区——浙江华埠等地建立秘密贸易路线,购进食盐,又多次化装成商人深入敌占区玉山、衢州、河口镇、景德镇等地采购药品等急需物资。他机智勇敢,一心为革命工作的精神深得方志敏的赞赏,亲切地称他为“椿生老板”。
1934年初,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闽浙赣省委作出了“保卫基本苏区,创造新的苏区”、“开辟皖南300里游击战争,变皖南为新苏区”的战略部署,省委决定派宁椿生带领一批同志赴皖南开辟新区工作。他化装成串乡卖布的货郎,改名“老黄”,到皖南视察地形道路,了解民情,掌握敌情,建立秘密联络点。
8月,皖南的刘毓标、宁月生已经与较早在皖南开展工作的韩锦候、储高场、洪和尚、方再兴等汇集在一起,建立太平中心县委,他们以柯村为活动中心,准备举行暴-动。就在行将暴-动的前夕,宁椿生带领300余人枪的红军游击大队,从江西的九里、兴田出发,经过转战到柯村。游击大队与暴-动农民连续作战,乘胜追击,击溃盘踞在茅山岭的国民党大平县自卫队和雷湖、汪村等地的敌保安队。
柯村暴-动后,宁椿生即向参加柯村暴-动的干部传达闽浙赣省委指示,研究暴-动后党组织的发展和苏维埃政权建设问题。
10月,在柯村召开群众大会,成立皖南苏维埃政府,宁椿生担任主席兼财政部长。接着,各县、区相继建立苏维埃政府。
宁椿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个月时间里,以柯村为中心的东西50里、南北30里范围内,600多户的贫苦农民先后分得了近5000亩田地。在此期间,他还主持举办了工会、农会、白区工作训练班,为皖南苏区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的骨干力量。
为了有力地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宁椿生逐村逐户动员农民参加游击队,组织农民团、赤卫队等武装来保卫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他还主持成立了统一的皖南军事斗争领导机构——中国工农红军江边特区司令部。
10月,由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抵达皖赣边,国民党反动政府调集了5万部队来浙江、安徽边界围困阻截。形势急剧变化,给刚刚成立的皖南苏维埃政权以沉重的军事压力。宁椿生一面加紧筹粮工作,一面努力做好迎接和慰问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各项准备。这年底,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并为红十军团,重新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皖南,在潭家桥战役失利后汇集在柯村。宁椿生组织苏区军民热烈欢迎红军,妥善安置了几百名伤员。
方志敏在柯村召集宁椿生等皖南负责同志开会,分析了斗争形势,指出皖南苏区军民必须转变斗争方式——坚持游击战争。同时决定留下先遣队一个侦察营加强皖南游击队,牵制敌人,配合红军冲破敌人的包围。
两天后,国民党第二十一师追至柯村,烧杀抢掠,使游击队遭受到严重损失。为了保护皖南这支革命武装,宁椿生毅然决定,让刘毓标带领游击队跳出敌人包围圈,去找闽浙赣省委,而他自己则与宁月生等留下坚持斗争,隐蔽在黟县里溪山林中。宁椿生与宁月生在这一时间的斗争生活非常艰苦,被皖南群众赞为“饿不死的大小老宁。”
1935年1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方志敏被俘,闽浙皖赣根据地形势急剧恶化。在严峻形势下,江边特委书记王弼叛变,向敌人供出皖南组织的全部情况,国民党军第二十一师再一次围困柯村,进行残酷“清剿”。
4月21日早晨,敌人包围了里溪,放火烧山,宁椿生在子弹打光、腿部负伤后被捕。同时被捕的通信员李常青暴露了宁椿生是原闽浙省委执委、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的真实身份,敌人欣喜若狂,在《徽州日报》上连日刊载宁椿生被捕消息。
敌人把宁椿生押到屯溪监狱,使出各种伎俩,进行威逼诱降。屯溪保安司令汪汉临监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遭宁椿生拒绝。敌人恼羞成怒,施酷刑。宁椿生毫不动摇,终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