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进入春秋时代。卫国十世君武公,将其幼子季亹(wěi)封于甯邑(今河南获嘉),厥后子孙以邑为氏,此乃甯姓起源。时值卫武公43年、周平王元年,距今已近2800年历史。
甯氏的血缘归属,源于姬姓,出自周族,远祖康叔乃周文王第九子,周族始祖后稷为黄帝之玄孙。甯氏只有这一个祖源,其它二源、三源之说,经稽考证实都不成立。
获嘉县府曾设“甯氏文化研究室”,研究成果修缮“季亹墓”。现在“甯商会”推动下,恢复并升格为“华夏甯氏祖根文化研究院”,拟在获嘉修建“甯氏祖祠林园”文化基地。
2、仕卫九世为卿
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在今河南滑县一带,为一中小国家,长期内乱外患不断, 几经危难。但它的地理位置特殊,作为“五霸七雄”争夺的一枚棋子,从中起着平衡均势作用,故能在夹缝中求得长存空间。据战国《世本》和晋代杜预《世族谱》载,甯氏先祖世系为:季亹—顷叔—文子跪— 穆仲静—庄子速—武子俞—成子相—惠子殖—悼子喜。甯氏系卫国公族,享国220多年,七世袭爵,九世为卿,皆其名流也。
卫武公时,卫国进入强盛期,甯氏由此从政,至第三代甯跪登位重臣。从卫武公之孙卫桓公之后,卫国内乱外患不断,宫廷复杂,内讧频发,大臣执事艰难。
公元前599年,卫穆公继位,受晋侯指使攻打齐、宋二国。甯相为大夫,随同孙林父受命出征,败退而终。
公元前588年,卫定公继位,形同傀儡,甯殖成为股肱重臣。前580—前553年,先后辅佐定公、献公、殇公。
公元前576年,卫献公继位,这位暴君搞得内乱不休,18年后被赶下台,逃奔齐国,孙、甯二臣共立公孙剽为殇公,实为甯喜掌权。献公流亡12年后,计谋回国,甯喜决策失误,助其返国复辟。
公元前546年,献公复位后,视甯喜专权为心患,授意亲信诛杀。甯喜死于叛乱中,甯氏卿族就此消亡,族人散落,各奔前程。成语“举棋不定”,即指甯喜临事无正确决断。
3、迁徙脉络派系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次改朝换代都有战乱饥荒,造成大批难民迁徙,尤以河南、山东为最。古老甯氏经历七次迁徙,变得人口稀疏散落,现经研究分析,理出播迁脉络,划分五大宗支:齐郡系、岭南系、三阳系、大槐树、小云南。
若以宗族主脉而言,可概括为五个历史阶段:东周时卫为宗国,至秦汉齐为郡望,南朝后肇基南越,隋唐间旺于钦州,至当代始盛南粤及至全国。
(1)公元前680年,卫人甯戚奔齐国为大夫,成为齐桓公霸佐,繁衍一支齐郡系,是为宗郡,至秦汉时已成名门望族。现山东甯氏9万多人,集中于胶东一带,散布于全省各地。
(2)南朝时,齐地被北魏吞并,部分甯氏外迁河北、山西、安徽、广西等地。其中一支在桂南地区世袭剌史,显赫地方百年。现“岭南支系”占甯氏总数的25%,南粤曾为宗亲联谊活动中心。
(3)唐僖宗中期,中原战乱,百姓南迁,甯氏大多迁往两湖及云贵。播迁地域广阔,衍派趋于庞杂,出现“三阳派”、“莲邵系”及“小云南”等支系。
(4)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官方组织大规模移民,在山西洪洞设局,以贾村大槐树为征办点,移散京津冀豫皖苏鄂甘等十余省市。此为“大槐树系”,现以北方居多,集中于河北馆陶、河间,河南三门峡、洛阳,陕西临潼及京津一带。
(5)明末清初,战乱饥荒,造成蜀地人烟稀少,满清政府发起“调湖广填四川”。湖湘“三阳”甯氏大量入川,散居于绵竹、什邡、广汉、彭州、简阳、渠县等地。
(6)清康乾年间,山东、河北、河南之甯氏,随“闯关东”潮流进入东北地区。民国时期,又有福建甯氏迁台湾,山西甯氏迁内蒙,等等。
(7)有一支徙云南大理州,三百年后返迁山东。有的途中滞留安徽宁国府(今宁国市),其后裔成为天津大户;有的返回山东再闯关东,自称“小云南”,其中辽南甯氏加入“汉八旗”,遂成名门望族,散播东北三省。
此外,还有各个时期的留洋人士,层累不断,致使族裔不仅播迁于全国,也散布于世界。
郡望堂号:秦汉时望出齐郡(山东临淄),南朝后望出钦州(广西钦州)。
宗祠堂号有:齐郡堂、济郡堂、怀德堂、种德堂、成德堂、笃观堂、笃亲堂、济阳堂、春晖堂、达孝堂、善庆堂、智愚堂、得胜堂、留玉堂,等等。
4、今日甯氏概况
(1)人口分布广而散。全球甯氏共约100万余人,分布广而散,新《百家姓》中,“宁”排第187位,。甯氏虽为小姓,但开枝散叶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另详统计表)
甯氏的起源和发祥地,虽为河南和山东,但今日甯氏大多集中于广西、湖南(合占40%),其次才是山东、河南。再其次顺序:江西、山西,安徽、云南,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以及东北地区,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都有甯姓人士居住。
海外甯氏亦是广而散,就境外的台港澳而言,以台湾居多;现居国外的甯氏,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缅甸,以及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国。其中以马来西亚人数最多,越南次之。
(2)从业科教文商。与远祖兴衰于政界不同,今日甯氏名人,大多居于科教文商领域,尤以教授、律师、医生、企业家为多。
(3)全国聚居地统计。历史上有过安徽阜阳甯半城、湖南衡阳望族地、河南南阳望族地、晋南闻
喜望族地、广西钦州望族地、河南峡州甯半边等。但大多居于条件较好的乡镇和自然村,已知冠名“宁”的村庄有687个。(另详统计表)
现全国最旺的甯氏聚居县有:广西的灵山、浦北、博白、南丹,湖南的隆回、邵东,河南的三门峡市、封丘县,江西的宁都、永丰,山东的宁阳、章丘,福建的建宁、邵武,广东的吴川、化州,安徽的肥东,湖北的孝感,河北的乐亭,山西的稷山,云南的宣威,西安的临潼,等等。
附:《全球甯氏人口粗略统计表》(见下一页)
(甯蔚华/文)
全球甯氏人口 粗略统计表
省、区 | 人 数 | 百分比(%) | 主 要 聚 居 地 |
广西区 | 22.20 | 22.20 | 属岭南系,集中于灵山、浦北、玉林、横县、博白 |
湖南省 | 18.00 | 18.00 | 属三阳系,集中于隆回、邵东、衡阳、桂阳、浏阳 |
山东省 | 10.0 | 10.00 | 属齐郡系,集中于宁阳、章丘、临沂、青岛、巨野 |
河南省 | 6.00 | 6.00 | 属大槐树系,集中于三门峡、封丘、济源、扶沟 |
江西省 | 5.00 | 5.00 | 集中于鄱阳、永丰、莲花、南丰、宁都、湖口 |
山西省 | 5.00 | 5.00 | 集中于稷山、新绛、河津、晋中、清徐、万荣 |
东三省 | 4.50 | 4.50 | 属小云南系,集中于辽南的大连、瓦房店、东港 |
安徽省 | 3.20 | 3.20 | 集中于肥东、青阳、阜阳、临泉 |
广东省 | 2.70 | 2.70 | 集中于吴川、台山、信宜、化州、广宁 |
河北省 | 2.70 | 2.70 | 集中于乐亭、宁晋、迁安、大名、馆陶、滦南 |
陕西省 | 2.60 | 2.60 | 集中于临潼、武功、凤翔、岐山、汉中、礼泉 |
四川省 | 2.60 | 2.60 | 集中于南充、成都、渠县、泸州 |
湖北省 | 2.50 | 2.50 | 集中于大悟、孝昌、洪湖、监利 |
福建省 | 2.50 | 2.50 | 集中于建宁、宁化、邵武 |
云南省 | 2.00 | 2.00 | 集中于宣威市、会泽县 |
江苏省 | 1.50 | 1.50 | 集中于丰县、沛县、常熟 |
浙江省 | 1.50 | 1.50 | 集中于江山、萧山、台州 |
重庆市 | 1.20 | 1.20 | 集中于彭水、梁平、垫江、大足 |
天津市 | 1.20 | 1.20 | 集中于津南区、宁河、静海 |
其它省 | 2.00 | 2.00 | 黔、甘、青、宁、新、蒙、藏、琼,京、沪 |
台港澳 | 0.80 | 0.80 | 集中于台湾的台北地区(桃源县) |
国 外 | 0.30 | 0.30 | 马来西亚近2000、越南近1000,以及美、加等国 |
合 计 | 100 | 100 | 仅以现有资料作粗略估计,有待不断补充完善 |
注:截至2014年底粗略估计数。广西+湖南占总数的40.2 %,再加山东即占一半以上。 在2014年版《新百家姓》中,“宁”排行第187位(其中甯占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