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都认为世界是两分的,有精神有物质,有阴有阳,有天有地。可现在看起来这两分中间还有一层,是个中间体,连接体,而且作用越来越大。两分的界限不清楚了,中间体促使精神与物质的转化和相互作用,这对于一个国家、一家公司都是一样,好像这个中间体被称为软实力。
一个国家有山川有河流,有港口有道路,有工厂有大楼,有GDP有进出口。可这个国家的足球队、篮球队在这个国家起什么作用?它的电影电视虽然可能是商业运营的,可它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大学呢?作家呢?环境呢?民族传统呢?这些东西好像在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中越来越重要了。
硬实力好像没有软实力的支撑就变得没有那么诱人了。去年我参加APEC的CEO峰会,虽然只是一个会议,也感受到了软实力对会议组织的影响。美国人虽然仅是二十一个经济体中的一家,可是会议讨论的主题“坚韧恢复”(Resilient Recovery)是基于普华永道会计师行的调研报告;对国家和公司的债务评价是基于美国的标普和穆迪评级公司;对数字的审计是基于美国的四大会计师行;对金融市场的评价分析是基于美国几家大的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对增强复苏活力提出建议的是美国几家咨询公司;甚至会议所有现场信息的报道也基本由美国的几家电视台直播。还有,听说美国的参会者在会议上参与了近60%的会议发言或会议主持。这些定标准的,审数字的,管钱的,管信息的可能也是软实力,但与硬实力相互作用直接相连。不能不说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发展是强大的。而如果再往精神层面看,在这些软实力的内容中也一定包含了相当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取向。
今天这一层对我们影响实在很大。怪不得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也是由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在1990年代初提出“软实力”理论之后,“软实力”这个词便风靡世界政坛。奈批判了军事、武力、暴力等硬实力在建构世界新格局中的作用,主张只有通过文明、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软力量的桥梁,才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不断取得成功。他认为正是软实力有助于解决国与国之间多边合作的全球重大问题。
公司也是一样,建大楼建工厂容易,可是组织健康吗?文化健康吗?规则健康吗?无形的比有形的力量还大。别说网络经济目前令人目不暇接地创新应用,仅说传统经济中企业如果卖东西品牌是别人的,种粮食种子是别人的,做衣服设计师是别人的,做电话芯片是别人的,做汽车发动机是别人的,这样的企业没有创新的组织文化,没有创新的技术,没有软实力,难有大发展。
可惜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家公司的软实力是没有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软实力其实是硬实力向精神层面升华而还没有虚化的东西,也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影响物质的东西而变得可触摸且有形的东西。未来,软实力可能会成为国家或企业间竞争的主要能力。
(责任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