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村落 一座祠堂 一本家乘

王世俭
2019-02-05
来源:《中国文物报》

重庆地区目前保留的祠堂建筑不多,保存下来的族谱家乘也极为少见。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的硐寨村,不但保存着建于清代的祠堂,还保留有十分稀有和珍贵的族谱家乘。据《孙氏家乘》记载:“我孙氏原籍江西太和县,初迁鄂之麻城孝感乡,其时孝感尚未县也,直至前明,再迁蜀东,时居于巴邑之磁溪镇。自我超祖生有远志,于清初之际,以贸易徙来江津至思善里二甲百节滩而居”。孙氏家族就是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浪潮中迁徙至今硐寨村,传家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

  古村落

  孙氏家族移民到硐寨村后,秉承勤俭为先、孝亲信友、耕读传家等族约家训,通过创业、守业,逐渐形成了民风民俗和谐淳朴的村落。整个村落地形为三级梯形状,最高海拔941米,最低海拔213米,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公里。现保存大量的乡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廷重祠1座、江津区文物点孙氏民居8座,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1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猴子爬杆、塘河祭祀、灯夹戏3个;市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桫椤园1个。2014年9月硐寨村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祠堂

  廷重祠(又名孙氏祠堂),初创于清朝初年,后损毁。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氏族人重建廷重祠,留存至今。周边环境优美,翠竹幽幽,青山叠叠。

  廷重祠座西北向东南,总进深61米,通面阔21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戏楼、正厅、东西戏楼、后厅、东西厢房按中轴对称依次排列,大门前设有踏阶以及半圆形院坝。整个院落的排水系统呈“回”字形,总体由北向南排水。

  廷重祠用材主要为砖木石,建筑主体结构为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式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外围为砖墙和土坯墙,内部设有60根大型圆形木柱或石柱支撑。正厅左右山墙设有高耸的如意式封火墙和徽派马头墙,封火墙盘头下画有花草、人物故事、河流山川等彩绘,两侧石枋上刻有“思孝”、“奉先”两字。在充分继承清代川东民居简洁、雄浑风格的同时,此建筑还融合了部分江南建筑灵秀的风格。

  廷重祠是重庆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具有移民特征的典型祠堂建筑,是研究孙氏家族迁徙历程及创业的重要物证,更是研究以孙氏家族为代表的移民后代不忘祭祀先贤祖地的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家乘

  《孙氏家乘》,清嘉庆丙子年(公元1836年)仲冬玉昌编辑,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5月重修。以敬宗收族,纠正伦常,维持秩序为宗旨,以教导族人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崇尚道德,博爱普济为本根。分为“大侠提首”“六侠看瑞”“福心看眉”“印相书面”4卷。家乘主要内容包括:自序类、赠序类、纪历志、方舆志、典礼志、墓地志、世系志、家训志、祠宇志、宅地志、田园志、德行志、文艺志、科第志、职官志、学业志十六方面的内容。笔者从《孙氏家乘》摘录了3条“族约家训”如下,以飨读者。

  “孝敬父母”有关记载:“有父母生朝,大治筵宴,唱灯演戏,几朝几夜,贺客已醉将醒,而父母却犹不得一餐。纵年衰力弱之人,不能亲自应酬。反而至父母昼夜不宁。曾是以为孝乎?吾愿尔后之人,生辰切不可治宴,款客受贺,若有仁人孝子之心者,具酌具袱,敬祀先人。”

  “维持秩序”有关记载:“凡本族男子,有犯忤逆不孝者、甘作下流者、犯尊亲不敬不悌者、为社会之蟊贼、卖国卖家者、败乱伦纪者事实,一经查实,经族人讨论,逐出祠堂,不得为族人。”

  “鼓励学业”有关记载:“族人有劝学自修,取得学士博士硕士之学位者,或出自心裁发明科学的,机械的,学理的,专件者,又品格高超或任官吏议士等,而廉洁可风者,祠中均得疑额褒扬,以资鼓励。”

  《孙氏家乘》中记载的大部分“族约家训”符合“勤、俭、善、孝、礼”等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与当前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孙氏宗谱》还记录清至民国时期江津地区交通道路、婚丧嫁娶等资料,为我们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

  硐寨古村里的祠堂、族谱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不变,承载着乡土文化传承和乡愁情感,对整个家族具有规范约束、心灵净化、心理安慰及文化认同的功能。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这些乡土文化、祠堂和族谱家乘逐渐失去原来的作用和功能,乡村记忆正在面临着巨大冲击。如何留住乡村记忆和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阅读5945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