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三阳派,始祖甯幹,河南荥阳人,隋仁寿二年(602)出任衡州司马,后成名门望族,至明代析分衡阳、邵阳、祁阳三支,遂称“三阳派”。其中邵阳支系,人口众多,分散最广,但对始祖道可来源有争议:莲邵系说“来自江西莲花”,三阳派说“根出湖南衡阳”。
莲邵系先祖,元初从江西吉水进入湖南祁阳,后又而衡而邵,交叉流动,融合混居,同宗司马幹为鼻祖,故有“莲系三阳派”之说。但因早期族谱记载欠缺,造成后人因分歧而争议。如赴祁阳的万二郎,被祖地神泉尊为“祁阳始迁祖”,却再无后叙;万七郎致仕定居湖南攸县,是为楚攸始迁祖,但三阳和莲邵族谱,却说“万二郎后裔无考”。可见都不严谨。
元至元19年(1282),有河南籍居江西甯氏,兄弟四人自吉水同赴祁阳。老大万二郎为州府督新附军;老三万七郎官祁阳县丞,居旧县城老山湾;老二万五郎及老四万十三郎,可能驻守驿站马江埠(今金兰桥镇)。他们的后裔散居三阳各地,视为“莲系三阳派”。
湖湘三阳派甯良,祁阳金兰桥人,官浙江左布政使,明成化时(1470)撰写《祁阳甯氏一修族谱自序》,称“先尊祖讳卿仕元,袭元帅守衡阳,元社既屋,世官亦失。隐居衡阳玉兰村者讳伦,良之祖伯,大宗也。迁祁阳马江埠者讳荣,良之祖父,别世而为之小宗也。徙邵阳凹头者讳道可,良之从高祖,亦别世而为之小宗。”
另《三阳一修商序》云:河南人甯幹,隋代衡郡司马;元代甯卿袭元帅,世统义兵守衡阳;卿之子荣,避兵乱徙祁阳,是为祁阳支祖;荣之子嗣宗,国朝永乐中仕,为上林长官司史目,卒赠奉直大夫刑部员外郎,嗣宗季子甯良,明进士,浙江左参政。合衡阳、祁阳诸派参之,同修《三阳甯氏族谱》。
该《商序》认可三阳,却未提及邵阳始祖道可,甯良《自序》同未提及高祖何人。但从《衡阳宗派详记》:“一世承义生九五、宣义,九五生万二郎,万二郎生季一郎(讳卿)”,可知万二郎即甯良高祖,亦是甯钦“二修自序”中的24世府君元帅卿。卿之子荣,元至正年间居衡阳玉兰村,后为继承万二郎祖业,从玉兰村徙祁阳。
然而,清顺治11年《神泉一本图》小引曰:南宋始有吾派,始祖时发公(1163-1243),祖籍河南,由进士授大理评事,出知吉州,解组卜隐神泉。三代簪缨庆泽引长,而其流遂及于远。一分为衡阳之甯,则直指翁以风节显矣;一分祁阳之甯,则方伯翁以承宣著矣;一分邵阳之甯,则孝廉公以经术传矣。旧谱有诗曰:“系出宗周受姓长,家乘国史共流芳;神泉脉衍三阳派,浟水源分七泽香。”
莲邵系始祖甯时发(字含章),南宋绍熙(1193)进士,从河南出知吉州。四世万二郎于元初徙祁阳。四世道可(1288—1351),字仕南(三阳谱为四世,莲邵谱为七世),妣神泉陈坊陈太群(受一娘),于元延佑年间(1314-)携子原秀,由吉州永新徙邵阳中乡,开基创业,是为邵阳始祖,传26世,后裔聚居邵东、隆回等地。永新祖地神泉祠有时发公墓。
邵阳中乡仁风老字辈:“道原昌则添,系坚梦延绍,伯朝惟良功,德显由仁孝,国望效顺佐,家尚友恭慈。”莲邵系续添字辈:“诚允修齐平,祥启盛繁祉,鼎颐需谦益,渐晋恒泰覆,咸观萃丰豫,河洛同临济,刚勇卫社稷,廉耿自安绥,博审慎明笃,经纶肇鸿基。”
对于邵祖道可的来历,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三阳派认为道可来自衡阳。甯良自序曰:先祖卿袭元帅守衡阳,迁祁阳者荣为良之祖父,徙邵阳者道可为良之从高祖。此言也可能更接近事实,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深入研究。
(甯振柏/文)
附:邵阳甯氏台上祠堂记 (作者:清·王夫之)
礼之不可以已也。合者别之,别者合之。合其别以别合也,别其合以合别也。周之子孙日失其序,而姬公之宗法乱。顾、陆、王、谢、崔、卢之门巷迁移(1),而江南之世族乱。乱则无别,无别者,物不可以终合(2)。《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3)无其人而典型犹存焉者乎?谁号斯言徒虚语矣!甯氏之子孙为有人矣。
上源鼻祖,旁考分支。卫为基,齐为望,南河东海为远条。南支启叶于隋,而仕不绝于唐、宋,声丕振于成、弘之间(4)。迄于今,鼎分之邑,衡为黄耳,祁为雉膏,而金玉之铉推邵为冠(5)。聚族于邑者,合其族,扩祖祠于台上富田之地(6)。
君子曰:“礼也,继别为宗。”合食于庙之礼也,以绳祖德至孝焉,以翼孙支至仁焉,以起衰漓至厚焉,以戢游散至睦焉,以一族作百姓之型至顺焉,以百姓缔一堂之欢至恩焉。昭穆不紊而孝友出,霜露相见而凄怆生,道艺相观而激励起,有无相恤而庇荫长,一物而九善备焉。
甚矣!礼之不可以已也。建于庚午,成于壬申。督修者有载朝、功玄等。祠之规式,家之礼教、训约具列于谱,皆文达、可达(注7)与族之耆彦,讲明而修饬之者也。门人刘永治,甯姻也。问其说于予,予嘉其能崇礼,而备记之云。
时,康熙庚午仲秋既望,南岳遗臣行在行人司行人七十二叟王夫之而农氏拜撰。
注 释:
(1)顾、陆,三国吴望族;王、谢,六朝望族;崔、卢,魏晋南北朝山东士族大姓。
(2)物,礼也,见《周礼·祭统》:“夫祭之为物,大矣。”
(3)《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刑、型虽通,但用法有侧重。
(4)成、弘指明代成化、弘治两个年号。
(5)“黄耳、雉音,金玉之铉”,王船山《周易内传》解释:衡阳甯氏为主干,祁阳甯氏是精英,而举鼎之重任非邵阳甯氏莫属。
(6)“台上富田”,即邵东县茶子山凌云村,现已合并为灵官殿镇,亦即“老中乡”。
邵阳始祖道可公之妻——陈太君葬“富田仙人献掌形”,就在台上屋背后,墓前百米即台上祠堂。
(7)载朝、文达、可达,皆“邑庠生”。
(摘自网文)
编按:历史上,湘赣甯氏长期混居交融,同宗甯幹司马为南迁鼻祖,也都有族人居于衡阳、邵祁阳。 而今产生“湘三阳”与“莲三阳”之争,源于早期老谱存在欠缺,邵阳支祖道可来源不清,后人纠缠于大宗小宗。
上篇史文云:“衡阳甯为主干,祁阳甯是精英,而举鼎之重任非邵阳甯莫属。”作者评议客观公正,可作借鉴。
过去相互沟通不畅,双方未达共识,乃至积沉分歧。但“三阳派”作为中华甯氏第二大宗支,拥有共同的“南肇之宗司马祠”,可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通过敦亲睦族联宗谊,共创和谐友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