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系源流
修谱为清源溯流,分昭辨穆,使一本之亲聚与一书。本族家谱仿欧苏,欧谱仿国史,苏谱宗礼图,乃近代之修谱者远联缙绅也。吾族出自卫武公之子季亹,食采于甯,世为卫卿 因以为氏。春秋时甯戚輓车至齐,拜为大夫,以齐国为郡嗣;甯俞显于卫,甯成著于汉,历周秦汉唐宋而分籍他国,名光简牒者代不乏人。
本支族属甯戚裔脉,始祖发祥公,系元少府俊雄之孙,祖居江西吉安太和县十一都圳上春坊,父名五郎,生子宋、荣、武、钦、祥,彼四兄分居南楚,后裔散居邵阳、衡阳、祁阳、湘乡等地。而祥祖素具达观远略,元至正癸卯岁(1363)同黄斌领兵从明御寇,过湖广历益地,驻益阳吊钟山高城寨,卜居甯家铺、甯家洲。
明初允许军民承籍落业,祥公遂于洪武三年(1370)进入安化,踰石门詣东山双井树下始胥宇(象形湾)世居,是为安化始祖。祥公生子善、远、达、逵,善、逵无传。远生子以德、以文,仍居安邑;达生子以恭、以敬,转从资阳。以德生子温、良、华、贵,始以四大房立派。贵祖学道优,杖节死义,城南大门留下甯公祠享祭祀,其子琦、琥、玨、瓚,又以小四房析居。以敬生子恩赐,另立。分家后,温、贵留居东山故庐,良、华迁安化大福坪,历今20多代,清光绪十七年(1891),在此修建“齐国堂甯氏宗祠”,故址位于东山大福坪中街河岸。
2、族谱派语
自元至明清数百年间,由吴入楚播迁多次,几经修谱又屡遭燹毁。明宏治时(1488-),五世均玨(兵部员外郎,厥后登贤,书荣鹤荐)创修家谱,卒遭兵燹,残阙无存。清时贡生巨川、庠生玉书续修,乾隆七年(1742)成书,又遭火灾。嘉庆戊午年(1798)重修,将源流脉络、昭穆世系及生殁庐墓编成草谱,未及付梓而逝。道光丙戌年,由贵房主持建祠,四大房合修宗谱,自恩赐公以下嗣孙,原原本本,灿若列星,于道光六年(1826)成书。33年后,吉安主支与达公派聚集宗祠,合族再修,咸丰九年(1859)告竣。至此,400年21世,原同一本。
老谱派语:祥远达以世,均文单及朝,嘉继明之启,孔学永崇高。
后续派语:孝忠家国本,乐寿智仁传,齐卫勋猷显,春秋德业宜。
新增派语:济主贻芳厚,襄桓锡泽长,大廷多吉士,表海庆平章。
以敬支谱:恩富祖为先,兴玉其必连,聪明生盛喜,得胜保安然。
3、播迁历程
族属齐郡甯戚裔脉,始祖发祥从江西吉安迁湖南益阳,再迁安化,是为“安化始祖”。
现有房支:良房、华房、贵公、照房、邦房、鼎房、琥房、玨房、瓚房、达公。间有分支散居于“三阳”地区,疑有混族,迄今155年未再续谱。
四世恩赐,先迁益南甯家铺,再迁十九里甯家洲,是为益阳中火田埦支祖。恩赐生子富贵,富贵生子祖耀,两世单传。祖耀生子为仁、为仕。为仁生子先权,为仕生子先栋、先柱。此后三大房分家,先栋之子兴碔,迁东塘湾。康熙年间,先柱曾孙之四子外迁另一甯邑。
此后,12世之仕,清初往川。13世启佐,清初往蜀。14世孔儲、孔佑、孔佳、孔伯等,清初往蜀。15世学魁、学琥,清朝徙秦。16世永遂、永直、永朝,清朝往外。 16世永显、永甫永典、永陞,清末往外。17世崇堂、崇书、崇善、崇生、崇枝、崇榜、崇茂,清末往外。18世高陞、高甫,清末往外。
(甯铭生提供原谱17篇/甯蔚华摘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