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氏寻根

2017-07-14
来源:



  宁氏是中华第187大姓,以南方分布较多。宁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根在中原,为黄帝之后姬姓的分支。自90年代初期,笔者从研究“宁新中”着手,对先秦时的宁氏与宁邑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宁新中”地名与地望考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武王伐纣与牧野大战的历史地理问题》(《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宁氏与宁城》(《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及《获嘉“齐州故城”新论》(载《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等相关文章约6篇。近日,我们又专程对豫北地区对卫国相关遗存进行了系统考察,也专程对获嘉的宁氏遗存作了专题考察与研究,现将本人对宁氏寻根的最新认识就教学界各位同仁。  

   

关于宁氏之根的问题,历代姓氏谱书均有较多的记载。《潜夫论·志氏姓》:宁氏,“襄卄五年《左传》杜注,宁氏出自卫武公。《氏族略》三云,卫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元和姓纂》卷九,宁为“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弟顷叔,生跪,跪孙速,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古今姓氏辨证》七,所谓宁:“《元和姓纂》曰: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卫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其地怀州修武县是也。季亹弟顷叔生跪,以邑为氏,跪生速谥庄子,庄子生武子俞,俞生惠子殖,殖生悼子喜,代为卫卿,谓之九世卿族。齐桓公之相有宁戚,周威王之师有宁越。”不过《世本》(秦嘉谟辑补本):“宁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而且该本所列谱系为“武公生公子季亹,亹生顷叔,顷叔生文仲跪,跪生穆仲静,静生庄子速,速生武子俞,俞生成子相,相生惠子殖,殖生悼子喜。”《通志·氏族略》三,则有“宁氏,杜云汲郡修武县。按修武,今属怀州武陟,然获嘉有宁城,晋有宁嬴。”又据《姓觽》卷八:“甯,乃定切或作宁。《姓源》云,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宁。《左传》:卫有宁速、宁俞、宁相、宁殖、宁喜、宁跪,皆其后也。《千家姓》云,齐郡族。《史记》有周威烈王师宁越,齐桓公师宁戚。《汉书》有酷吏宁成。《唐书》有宁嘉、宁勋、宁原悌。《宋史》有宁子仪、宁智。”《姓解》三十七,“宁,《春秋公子谱》:宁氏出自卫武公之后。古有宁越为周成王师,卫有大夫宁武子。《列仙传》有宁封,后周河阳令宁诩。”而在《姓氏急就纂》中,则有“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之孙谥公,支庶以国为氏。《吕氏春秋》:楚有宁国,一曰甯、寍、甯本一姓。卫宁俞之后,《史记》甯成,作寍成。”以上关于宁氏起源的说法,以卫国宁氏为主,仅有个别说法谈及宁氏与秦有关,而宁氏早期的居住地在今河南获嘉、修武及武陟一带。

   

早期卫国宁氏,见于《左传》等方面,其主要人物和事迹分别如下。    

1.宁跪:《左传·庄公六年》:“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秦。”宁跪的相关事迹,仍少见于史载,但从此条可知,其生活在公元前688年前后,也是见于《左传》的最早的宁氏族人。    

2.宁速:又称宁庄子,有多条记载,如《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繍衣,曰:‘听于二子。’”《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卫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王正月已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又见《国语·晋语》:“过卫,卫文公有邢、狄之虞,不能礼焉。宁庄子言于公曰:‘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固,德无建不可以立。此三者,君之所慎也。今君弃之,无乃不可乎。晋公子善人也,而卫亲也,君不礼焉,弃三德矣。臣故云君其图之,……君弗早图,卫而在讨,小人是懼,敢不尽心。’公弗听。”从以上不多的记载可知,宁庄子是一位有德行、有政见、有武艺的卿士,在卫国公室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在公元前660年至前634年前后。    

3.宁俞:俞,亦作渝,愈,又称宁武子,为卫国宁氏中的代表性人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扦牧圉?不协之故,用昭气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牂,守门以为使也。”关于此事,《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在追述时,亦有“昔成公孙于陈,宁武子、孙庄子为苑濮之盟而君入”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冬天在温邑所发生的后续事件,“卫侯与元咺讼,宁武子为辅,鍼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鍼庄子,谓宁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饣亶 焉。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从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宁武子在卫国公室中具于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序上成为公室的代表。《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使臣衍酖卫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酖,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瑴。王许之。秘,乃释卫侯。”也可以看出,宁俞对卫君有着一片忠心。《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宁俞作为卫君的重要谋臣,在许多关系国家的重要问题上都有发言权。《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宁俞在对他国交流时,尽管为小国之卿,但不卑不亢,严辞以辨,使小国得到了尊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论语·公冶长篇》则云:“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反映了孔子对他有着较高的评价。从文献记载可知,宁俞生活在公元前632年至前623年前后。    

4.宁相:仅见于《左传·成公二年》:“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宁相,杨伯峻注称为宁俞子,其生活在公元前589年前后,较宁俞稍晚。作为宁氏家族的代表,反映了宁氏家族在卫国的军事才干,也是宁氏家族地位较高的见证。    

5.宁殖:又称宁惠子。《左传·成公十四年》:“卫侯飨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傲。宁子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觵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左传·襄公八年》:“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献捷于公,故亲听命。”宁殖也有较深的礼乐文化修养,因此不仅担任了“相礼”,也代表卫国出席盟誓活动。《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从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又,“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以听命于诸侯。”《吕氏春秋·慎小》:“卫献公戒孙林父、宁殖食。鸿集于囿,虞人以告,公如囿射鸿,二人侍君,曰晏,公不来至,来不释皮冠而见二子。二子不说,逐献公,立公子黚,卫庄公立。”《史记·卫康叔世家》亦有详载:“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往。日旰不召,而去射鸿于囿。二子从之,公不释射服与之言。二子怒,如宿。孙文子数侍公饮,使师曹歌巧言之卒章。师曹又怒公之常笞三百,乃弞之,欲以怒孙文子,报卫献公。文子语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遂攻出献公,献公奔齐,齐置卫献公于聚邑。孙文子、宁惠子立定公弟秋为卫君,是为殤公。”宁氏为当时卫国较有身份的卿士,可以左右卫国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这一方面反映了宁氏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宁氏败亡埋下了祸根。《左传·襄公二十年》:“卫宁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悔而无及也。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宁殖出其君。君入则掩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悼子许诺,惠子遂卒。”宁惠子十分后悔自己当初的举动,而从以上史料记载可知,宁氏在卫国发展的顶峰,当在公元前577年至前553年左右。    

6.宁喜:又称宁悼子。宁氏延续了在卫国的专权地位,但为了实现宁惠子关于卫献公复国的计划,不惜忘掉殤公,也因此落了个逐杀君主的罪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子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懈,以事人一。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献公使与宁喜言,宁喜曰:‘必子鲜在,不然必败。’故公使子鲜。子鲜不获命于敬姒,以公命与宁喜言曰:‘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宁喜靠蘧伯玉,伯玉曰:‘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入。’遂行,以近关出。告右宰榖,右宰穀曰:‘不可。获罪于两君,天下谁畜之?’悼了曰:‘吾受命于先人,不可以贰。穀曰:我请使焉而观之。’遂见公于夷仪。反曰:‘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无忧邑,亦无宽言,犹夫人也。若不已,死无曰矣。’悼子曰:‘子鲜在。’右宰穀曰:‘子鲜在,何益?多而能亡,于我何为?’悼子曰:‘虽然,弗可以已。’……二月庚寅,宁喜、右宰穀伐孙氏,不克。伯国伤,宁子出舍于郊。伯国死,孙氏夜哭。国人召宁子,宁子复攻孙氏,克之。辛卯,杀子叔及大子角。书曰:‘宁喜轼其君剽。’言罪之在宁氏也。”这上面二段记载,形象地记述了宁氏在卫献公复国问题上的前后经过,而从本质上分析,宁氏是借卫献公复国,击垮孙氏在卫国公氏的影响力,尽管这个目的达到了,宁氏也因此而“获罪于二君”,由此走上了不归之路。《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人执宁喜、北宫遗,使女齐以先归。”实际上,在这一段文字的前后有列国关于卫国内部事务的诸多行动的文字记录,反映出卫国的内政实际上涉及到争霸中原的齐、晋二国的利益,卫献公长期在齐生活,他的复国意味着齐国加大了对卫的影响力,而孙氏逃难到晋国,晋国因此而采取了软硬的二手行动,宁氏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晋国讨灭的对象,卫献公也可以借重晋国之力而报了自己外逃多年君位的一箭之仇。《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卫宁喜专,公患之。公孙免馀请杀之。公曰:‘微宁子不及此,吾与之言矣。事未可知,祇成恶名,止也。’对曰:‘臣杀之,君勿与知。’乃与公孙无地、公孙臣谋,使攻宁氏。弗克,皆死。公曰:‘臣也无罪,父子死余矣。’夏,免馀复攻宁氏,杀宁喜及右宰穀,尸诸朝。”《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卫人讨宁氏之党,故石恶出奔晋。”由此可知,在公元前553年至前546年之时,宁氏在卫国最终败亡,并因此走出卫国,走向他乡。    

根据姓氏谱书并结合文献,尤其是《世本》(秦嘉谟辑本),并可基本复原卫国宁氏的主支谱系:卫武公之子为季亹;季亹之子为顷叔;顷叔之子为宁跪;宁跪之子为穆仲静;穆仲静之子为宁速(庄子);宁速之子为宁俞(武子);宁俞之子为宁相(成子);宁相之子为宁殖(惠子);定殖之子为宁喜(悼子)。实际上,以上谱系还存在一定的缺环,但最少可以作为早期宁氏谱系的一个参考。

   

关于宁氏所封之宁地,文献中亦有,但从历史上看,其早、晚不但有变化,而且其间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一般而言,宁地的范围应在今河南的修武、获嘉与武陟一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1.东周时期修武、南阳与宁为三个并行存在的城邑    关于宁邑。《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嬴从之,及温而还。”《国语·晋语》:“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宁嬴氏。”《战国策·赵策》:“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史记·魏世家》:“通韩上党于共、宁,便道安城,出入赋之。”宁邑的资料不止这些,这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东周时期宁邑的传承性。《括地志辑校》卷二,“怀州修武县,本殷之宁邑。”《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亦有“修武县,本殷之宁邑”的记载。《读史方與纪要》卷四十九,专提到修武县“商为宁邑”,并有宁城,并提及在“在县东。古宁邑,武王伐纣勒兵于宁。”    

关于南阳。古代有大、小南阳之分,其中《国语·晋语》有所谓“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组、攒茅之田。”而这里的“南阳”显系一个较大的地区,即今黄河以北、太行以南的古代河内地区的一个部分,也即今焦作市和济源市全部,新乡市的西部。但是《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史记·秦本纪》:“魏入南阳以和。”今河南获嘉县为汉晋时的修武县,在唐代时始为获嘉县。因此汉晋文献则称,《后汉书·郡国志》在当时的修武县称:“故南阳,秦始皇更名。”《晋书·地理志》:“修武,晋始启南阳,秦改名修武。”而唐代文献《括地志》则称:“怀州获嘉县,即古之南阳。”“怀州获嘉县,古修武也。”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南阳邑即今获嘉县城,秦始皇时在此设置修武县,并延续到汉晋。直到80年代在今获嘉县城小西关还有南阳故城遗址,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笔者进行调查时,地面已难觅踪迹。关于修武。修武的情况极为复杂,其名称不但比较悠久,而且还发生过多次变化,修武与宁有过交葛以至《水经注》这样的文献,也有过“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的记载,使三者的关系更为复杂。不过,《韩非子·初见秦》:“拔邯郸,管山东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战国策·秦策》:“拔邯郸,完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羊肠,降代、上党。”则说明在战国时,修武与南阳、宁并存,尽管相距不还,但并非一个城邑。那么依照我们的研究,这个修武城因秦在南阳(即今获嘉县城)设置了修武县,此地改称为小修武,小修武在楚汉战争时也曾发生过与汉朝建立相关联的大事,因而在文献中多有记载,由此可以上溯并找到更早的宁邑。

2.小修武(齐王城)的历史沿革与早期宁地的探索 除前引《战国策》、《韩非子》关于战国修武的记载外,在秦末的确出现有“修武”与“小修武”,如《汉书·高帝记》:至修武,陈平亡楚来降。“《汉书·陈张王周传》:“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汉王二年,初起修武,为都尉,以护军中尉出奇计,定天下,侯五千户。”以上为文献中讲到在西汉建立前有“修武”,不过这个修武已非先秦时的修武,而是先秦时的南阳邑。《史记·高帝本纪》:“汉王逃,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修武。自称汉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而使张平北收兵赵地。”《汉书·高帝纪》:“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而使张耳北收兵赵地。……八月,临河南方,军小修武,欲复战。”以上可以看出,这是有别于“修武”的“小修武”,而这个“小修武”其实才是真正的先秦时的修武。但是,由于“小修武”在秦修武县地界,因此在记述时,有时也笼统称之为修武。如《汉书·陈胜项籍传》载:“汉王跳,独与滕公得出,北渡河,至修武,以张耳、韩信。”《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四年,汉王出成皋,渡河,独与滕公以张耳军修武。至,宿使舍。晨自称汉使,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独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守赵地,拜信为相国,发赵兵来发者击齐。”这与前述讲的为一件事,情节更加详细,但在涉及地名时用了泛称。    

关于小修武的具体位置,《水经注·清水》尽管有较长的一段文字,但实际上将南阳、宁、修武混为一谈,在修武问题上,已认识到沿革间的变化,故称“有小故称大,小修武在东。”《大清一统志》“卫辉府古迹”条亦云,“小修武,在获嘉县境。”《怀庆府志》卷四,获嘉县条载,“小修武城,在县东南十五里,汉高祖夺韩信军于此,俗名齐王城,与今宣阳驿相近。”实际上东南应为西南,而宜阳驿即在今获嘉、修武、武陟三县交界之处,其附近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齐州故城”,现在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地面仍可见到城垣残迹,最高达5米,以考察情况看,这里可以找到的物证表明城垣年代早可以到东周至秦汉,并延续至南北朝时期。关于该城取名“齐州故城”,实际上依据于《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齐州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志云,南北朝时常侨置齐州与此,因以为名,今亦名齐州村。”但查有关资料,并没有所谓获嘉置“齐州”的记载,所谓“齐州城”实为“齐王城”的讹传,而此应为东周以后的修武与小修武之所在。    当我们确证位于今获嘉县张巨乡杨洼村附近的“齐州城”,实为秦汉时的“齐王城”与“小修武”亦即先秦时的修武时,那么《韩诗外传》的记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所谓“武王伐纣,至于邢丘,楣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楣折为三者,军当可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而最关键的记载是“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行克纣于牧之野”。从甲骨文的记载可知,宁的确是个十分悠久的地名,并分见于一期、三期、五期卜辞,有”狩宁“田宁”以及“宁田”的记录,而修武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商周之际,且于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我们还没有发现商周之际修武的遗存,但从文献推测,“齐州故城”即为东周时的修武,也应与商周之际修武的有较大关联,而实际上也是最早的宁地。换句话说,在今“齐州故城”附近的获嘉、修武、武陟交汇地区,应为早期的宁地,也即早期宁氏的居住之地,当然也是中华宁氏的祖居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齐州故城”也即早期宁地的范围内的获嘉县张巨乡李村东北发现有“宁家古冢”,据群众介绍该村至清代宁氏为老户人家,最后一户宁氏人家住在村中“大胡同”,有西屋草房三间,北屋草房二间,光绪三年(1877)把庄基卖给姓马的,后又转给姓程的,尤其是要1995年之后在该村发现有二份宁氏人家买卖地契的文书,其中一份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宁长远买邓胡氏祖宅基地约大六分七厘的契约;另一份为清同治六年(1876)宁福堂买侯清彦耕地十五亩七分八厘的契约,二份契约均为拆除李村大队部时,在房子的大梁上被发现的,反映了该村的确为宁氏的集聚区,尤其是东北的古冢,如果最终从考古学上确证为宁氏祖茔,那么在宁地所发现的宁氏祖茔,也有可能与宁氏始祖季亹有关,当然也就是中华宁氏寻根地之所在。



阅读117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