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两个成语和甯家人有关

2019-04-12
来源:世界宁商网

甯氏一族,曾在《左传》等典籍中被提及,从中我们得知甯氏为卫国世族,九世为卿,其族人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都有较为突出的贡献。这其中,又以甯俞(武子)最负盛名,他不仅为官有方,还睿智聪慧,《中华成语》中的有两则成语便源自甯俞。

第一则“愚不可及”。原指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因当年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时未受到卫文公礼遇,后重耳执掌晋国政权,与楚国争霸时,殃及池鱼,卫国继任君主成公被迫逃亡。在此期间,许多大臣看到卫国一片衰微之势,纷纷投奔他国另谋高就,只有甯俞不避艰险,凭借忠诚与才智斡旋于晋、卫之间,捍卫了国家尊严,后又极力促成卫侯回国复位。对此,孔子评价甯俞:“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指武子在政治清明时充分发挥才能智慧,在国君无道时,退居幕后装愚作痴,以待时机力挽狂澜,这种处世的智慧非常人所能及。

第二则“同仇敌忾”。意为双方抱着无比的仇恨和愤怒共同对付敌人。

公元前623年,甯俞奉命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让乐工演奏《湛露》和《彤弓》,此礼本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因此,通晓礼乐的甯俞并未作答谢之辞。文王对此十分不解,宴饮完毕后,私下询问他原因,甯俞回答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lú)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kuàng)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不卑不亢间,既道明了友好之谊,又维护了国家尊严。

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甯俞的治国和外交之能。对国家而言,他是大智大愚的代表,对甯氏一族而言,他又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智慧即便是在当代亦有可借鉴之处。


阅读4459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