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英华忆楚湘,今朝气象倍轩昂。
旌旗高举五星耀,秋露新添万户凉。
革命成功追马列,讴歌遍野方虞唐。
嗟余有幸参民主,风义平生未敢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宁纯宦接到国家主席毛泽东从北京寄来的信,激发了他难忘的回忆,这是他在给毛泽东回信致谢时,附作的七律二首之一首。
1950年3月14日毛泽东致信宁纯宦
宁纯宦是毛泽东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年级同学。他原名柏轩,湖南双峰县锁石镇十竹山人,生于清光绪十九(1893)年10月3日,年幼时聪明好学,但在家读过2年私塾后,因家贫即辍学在家学木匠。至15岁,复入青树坪三育两等小学堂,实行半工半读。1912年春,宁纯宦19岁,与本地老同盟会会员陈树人之女结婚。在岳父的鼓励与资助下,他于1913年进省城省长沙求学。开始去考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正在报名时,遇上一个叫毛泽东的湘潭籍同学,两人初相识,但后来毛泽东被录取了,宁纯宦因分配给湘乡县的名额已满,而未被录取。
宁纯宦在“四师”未被录取,就去投考广益中学。在这里读过一个学期后,听到第一师范学校要招生,招的名额也较多,就于这年暑假回到湘乡报考一师。起初在中里(即今双峰县)初考,录取8名,然后到省里按2:1筛选,正式录取4名,宁纯宦与蔡和森、李声澥、黄受松被录取。1914年春,“四师”与“一师”合并,毛泽东转到了“一师”,这两位曾经在“四师”一同报考时初相识的同学,终于成了同校同学,两人相见如故,非常亲热。经过宁纯宦介绍,毛泽东认识了来自双峰的蔡和森、李声澥、黄受松。他们都是“一师”的本科生,蔡和森与黄受松编在第6班,宁纯宦与李声澥编在第7班,毛泽东编在第8班。宁纯宦善古文,爱写诗,毛泽东常请教他,并尊称他“学长兄”。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自辛亥革命后,这里是新与旧的思想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学校里拥有一批思想进步的教员,革命风气浓厚;又因为当时“一师”是一所公费培养小学师资的学校,进这所学校的大都是家境贫困的农村青年。因此,他们接受革命思想一般都较快,对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宁纯宦当时为“一师”最贫困的学生之一,原来只管埋头读书、作文,对社会的政治或现实问题不闻不问。进入“一师”后,他受到毛泽东与蔡和森的思想影响,很快地跟他们参加了学校的活动。正如他后来的一次回忆所说:“那时,我与同学只谈学习,别的事不谈,后来蔡和森与毛泽东志趣相投,十分关心社会的问题,我也从中受到他们的思想影响。尤其是我在与毛泽东的交往中,从埋头读书的气氛中解放了出来,对社会革命活动也热心起来了。”
1915年上学期,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校发起了驱逐校长张干的活动,宁纯宦也是参与者之一。据他回忆,“那一天,毛泽东在学校里贴出了驱逐张干的公告,开始我也在旁帮忙。但后来未敢签名。”宁纯宦还积极支持毛泽东组织“校友会”。该“校友会”于1915年由原“自进会”改建而成,其宗旨是“砥励道德,研究教育,增长知识,养成职业,锻炼身体,联络感情”。其主要负责人由各班代表组成,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校长孔昭授担任会长,8班学生毛泽东担任总务,7班宁纯宦被选为干事。“学友会”组织了图书室与举办工人夜校,宁纯宦主动协助毛泽东办过工人夜校。他还常跟毛泽东到图书室去阅读各种课外书籍。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出版发行后,杨昌济先生私费订了几份,分发给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等同学阅读,宁纯宦也是该刊的热心读者,他常到毛泽东或蔡和森手中去借阅,并与毛泽东、蔡和森交换过阅读《新青年》的心得体会,从而开始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918年,毛泽东与宁纯宦要毕业了。由于当时政府腐败,学校受到摧残,几至无学可求。为谋求新的生活出路,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发起建立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并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宁纯宦本欲参加毛泽东与蔡和森的这些活动,由于患足疾,行走不便,又只能呆在教室里埋头读书。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段很少和毛泽东、蔡和森交往,思想未跟上去。有一次,宁纯宦与妻子坐船到蔡和森家去探访(其妻与蔡母有亲戚关系),刚一进屋,蔡母就告诉他:“和森与润之都到湘江游泳去了,要等一下才能回来。”当日雪后初晴,河畔坚冰还未解,宁纯宦十分惊异.他问蔡母:“这么冷的天气怎么能到湘江去游泳?”蔡母说:“他跟润之已经习以为常了。”转瞬,蔡和森跟毛泽东挟衣回来,健步如飞,宁纯宦自愧志气和毅力都不如毛泽东与蔡和森,深为遗憾。
毛泽东在“一师”毕业后,为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道路,与蔡和森在湖南开展赴法勤俭工运动。宁纯宦在“一师”毕业后,为家庭生活所迫,经同学介绍,从事了教育工作。他先在武冈、宝庆任教, 1922年回到湘乡创办私立涟湘学校,由原在“一师”10班同学柳二吾(后改名宗陶)任校长,他与13班同学聂昭良任教导员。1925年,任湘乡乙种师范讲习所长兼县教育会会长。是年冬,县议会要增加团防附加费,宁纯宦请求增加教育附加费。于是,他仿效毛泽东的革命行动,与聂昭良等率县城近千名同学请愿,把县议会整整包围了1天。那天天气十分寒冷,请愿代表冻得四肢发抖。最后被驻军团长张少卿用武力威胁,学生始散。这次活动,宁纯宦等得了一个“暴徒”的绰号,但增加教育附加费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1926年,宁纯宦调任长沙市小学视察员。大革命运动兴起后,他在省教育厅当办事员。这时,湖南省国民党组织已经由共产党帮助组建。省教育厅建立了国民党区分部,由共产党员张唯一担任区分部常务委员。宁纯宦经张唯一介绍加入了国民党组织,担任区分部宣传委员。l927年,毛泽东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全省工农运动掀起高潮。宁纯宦从省教育厅得知毛泽东正在湘乡考察农民运动的情况,他虽未前往与毛泽东取得联系,但对农民运动是支持的。当时,湘乡永丰和青树坪一带有些土豪劣绅躲到省城,宁纯宦联络青树坪农民协会负责人,召集躲在省城的一些土豪劣绅在高井街和生昌旅社开会,强迫他们捐款救济故乡饥民,支持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家乡的这些土豪劣绅有的举报过宁纯宦,故当地政府多次派兵到省城缉拿宁纯宦,幸有善良同乡说好话并掩护,他才未被受害。但在大革命运动中,由于宁纯宦坚持国民党左派立场,支持农民运动,国民党右派将他开除了党籍。
“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湖南大地,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宁纯宦深知湖南的革命运动为老同学毛泽东亲自发动,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合法社会职业,千方百计保护革命人士。1928年至l930年,他先后在任长沙县督学和常德县教育局长期间,家乡有几个共产党员找到他,他都想方设法地将他们安全送走。1931年他回原籍担任湘乡县督学兼私立起陆高小(后改建为中学)校长。l944年湘乡沦陷后,他携带家眷隐居赛田村,出任湘乡县抗日第四联防办事处(驻赛田)副主任,组织民众抗日。抗战胜利后,经邓介松介绍,任省民政厅科员。当时,国民党长沙县党部举办党、团员登记,宁纯宦痛恨国民党腐败,未再登记。l947年3月,国民政府按规定对没有党、团籍的职员都要辞掉,他甘愿辞去省民政厅科员职务,在长沙闲居。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出任新中国国家主席。宁纯宦获得这一消息时,心情十分激动。他于lO月28日肃函向毛泽东主席致敬,并赞革命事业的成功。当时,毛泽东日理万机,未能及时复信,至翌年3月才挥笔给这位老同学复信。信的全文是:
纯宦学长兄:
去年10月28日大示收到读悉,极为欣慰,迟复为歉。尚祈努力进修,造福人民,为乡国光。敬复。顺颂大安!
毛泽东
1950年3月14日
短短的一信,表达了毛泽东对这位失去多年联系的老同学的深情厚意。宁纯宦接到他的信时,万分欣喜。又连续两次寄函表示敬意。
l950年8月,长沙解放周年纪念时,他又作七律一首呈毛泽东主席:
文武兼资旷世雄,东方群众被沐风。
攻心曾见摧强敌,额手今还祝大功。
未信汉皇能下士,可怜元帝识弯弓。
振衣千仞高冈上,独立苍茫万古空。
不久,宁纯宦出任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他当时寓居的长沙新安巷龙城里第8号几间古老的残破房屋,原是湘乡同乡会馆,毛泽东当年在此读过书,宁纯宦觉得它有文物价值,呈请省政府将其保存了下来。此后,常有人来这里参观访问,他都予以热情接待和介绍。1951年3月,长沙市利用原湘乡同乡会馆创办新安巷小学,宁纯宦写信告诉毛泽东,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
1953年,宁纯宦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此,他热心文史研究工作。他终生未忘青少年时与毛泽东的交情,更不忘解放后毛泽东对他的关怀,直到1982年临终时,他还在念念不念毛泽东给他的勉励:“造福人民,为乡国光。”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单位:中共双峰县委党史研究室)